首页> 中文学位 >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6h】

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章 古代文献研究

1. 悬 饮

2. 痰 饮

3. 痰 癖

4. 结 胸

5. 胸胁痛

第二章 现代文献研究

第一节 恶性胸腔积液腔内灌注中药制剂的临床进展

第二节 恶性胸腔积液腔现代医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第三节 热物理疗法与热化疗法研究现状

第四节 药物选择的理论与临床依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1.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 结 果

3. 结 论

第二节 10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 果

3. 小 结

第三节 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治疗与观察方法

3. 结 果

4. 结 论

讨 论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恶性胸腔积液是大部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它的产生及发展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严重的胸腔积液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在整个肿瘤综合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治疗恶性积液的方法较多,但因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以及手术等方法晚期病人多难以耐受。中医中药在治疗恶性积液方面有一定的方法,但目前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证候方面的研究尚少。资料表明药腔内注射中药制剂既可以提高疗效,与化疗药有协同作用,又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生活质量,可起到减毒增效的效果。近年来热物理疗法(又称热灌注疗法,简称热疗)安全有效正逐渐应用于肿瘤的综合治疗中。 一、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 T 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研究 1.目的:探讨肺癌并胸腔积液的中医证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的相关性。 2.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肺癌并胸腔积液的患者72例,并选择同期的肺癌无胸腔积液的 147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痰瘀蕴结、痰热蕴肺、阴虚毒热、气阴两虚、肿脾气虚、肺肾两虚型,前三者为实证,后四者为虚证。同时选择16 例正常人做为正常对照组。并对以上患者及正常人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标志物CD(16+56)<'+>进行检测。 3.结果: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 CD3<'+>、CD4<'+>/CD8<'+>、CD(16+56)<'+>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证患者的CD3<'+>、CD4<'+>均显著高于虚证组(P<0.01);与气滞血瘀证、痰瘀蕴结证比较,阴虚毒热、气阴两虚、肺肾两虚的外周血CD3<'+>均明显低于前者(P<0.01或P<0.05),阴虚毒热与肺肾两虚型的CD4<'+>明显低于气滞血瘀组 (P<0.05),阴虚毒热组的CD4<'+>低于痰瘀蕴结证 (P<0.05);肺肾两虚的患者 CD(16+56)<'+>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与痰瘀蕴结证(P<0.05);KPS≥60 肺癌并胸积液患者 CD3<'+>明显高于KPS<60患者(P<0.05);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ZPS的评分越高,其CD3<'+>越低(P<0.05)。 4.结论:肺癌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中医证型与细胞免疫功能具有相关性,可能为肺癌临床辨证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免疫学指标。 二、10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医证候的临床分析 1.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群指标,为其中医辨证规范化提供依据。 2.方法:采用前瞻性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四诊资料,构建证候四诊合参指标数据库,运用描述性统计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3.结果:共收集10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资料,中医证候多以肺脾两虚,痰瘀互结证(病例数54人;占52.94%);牌肾两虚,痰饮犯肺证 (病例数29人,占 28.43%); 阴虚内热,瘀毒内生证(病例数10人,占9.80%);气阴两虚,痰热犯肺证(病例数9例,占8.82%)。其中,肺脾两虚,痰瘀互结证最多,其次为脾肾两虚,痰饮犯肺证,阴虚内热,瘀毒内生证与气阴两虚,痰热犯肺证相对较少。 4.结论:本资料中,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为虚实夹杂证,以单独实证或虚证难以概括整个证型,其中医证候分布与感染性胸腔积液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候诊断指标的标准化提供一定的依据。 三、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1.目的: 1.1 研究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1.2 热物理疗法对中医证候的影响及与不同中医证候分型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将55例诊断为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体腔热物理治疗配合中药灌注组)21例,对照1组(中药灌注组)14例,对照2组(热灌注腔内化疗组)20例。治疗后,观察各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 3.研究结果: 3.1 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四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CR8例,PR12例,SD1例,总有效率为 95.24%;对照1组 CR3 例,PR9 例,SD2 例,总有效率 85.71%;对照2组CR10例,PR8例,SD1例,PD1例,总有效率为90%。三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而有效 (CR+PR)的患者中,治疗组的CR与对照1组的CR病例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2 不良反应: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以肝肾功能,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热灌注化疗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3例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1 例出现骨髓抑制;1 例合并血胸。5 例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治疗组有一例可疑腔内感染而出现发热,但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可改善。 3.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变化:中药灌注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型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而热化疗组在5例出现伤阴的表现如口干咽燥等。 3.4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评价:治疗组治疗前后KPS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ZPS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5 热物理疗法的疗效与恶性胸腔积液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肺脾气虚型、肺肾两虚型的有效率 (CR+PR)高于气阴两虚型与阴虚内热型 (P<0.05)。 4.结论:热物理疗法配合中药康艾腔内灌注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其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少。初步研究表明,热物理疗法更适合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及肺肾两虚的患者,此结论有待更大样本量去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