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6h】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颈椎病古代病名

(二)颈椎病古代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一)针刺治疗

(二)电针治疗

(三)穴位注射治疗

(四)小针刀治疗

(五)其他针灸治疗

(六)针药并用

(七)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治疗

三、治疗频次与疗效的关系文献研究

四、小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病例标准

(四)排除病例标准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随机方法

(二)治疗方案

(三)观察指标

(四)病人依从性保证

(五)统计学处理

(六)临床观察表

(七)技术路线图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两组受试者一般情况分析

(二)病例脱落情况

(三)两组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四)不良反应观察

四、讨论

(一)本研究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二)不同针刺间隔时间治疗颈椎病颈痛分析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临床研究,找出较佳的治疗间隔时间。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方法。在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颈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PEMS3.1软件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1组(隔天一次,每周三次,周六、日休息)和治疗2组(每天一次,每周五次,周六、日休息),均针刺双侧百劳、大椎、双侧肩中俞、双侧中渚。患者取坐位,取以上俞穴,局部皮肤消毒后,用华佗牌管针1~1.5寸毫针,针身与皮肤呈90°,用管针进针法快速刺入穴位后施捻转提插手法,平补平泻。运针至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运针一次,每个穴位运针半分钟。共治疗10次。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运用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与McGill疼痛量表评分来观察两组间的差别,在治疗1组治疗六次(相当于治疗2组完成疗程时,即第二周末)用NPQ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观察相同治疗时间两组的差别,并随时记录研究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副作用。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检验。
  结果:
  1.治疗1组与治疗2组有效率分别为78.57%与74.07%,无显著差异(P>0.05)。
  2.治疗前,治疗1组与治疗2组NPQ及McGill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
  3.治疗1组治疗第六次后较治疗前NPQ及McGil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1组治疗后较治疗第六次后NPQ及McGill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PQ及McGil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1)。
  4.治疗1组第六次治疗后与治疗2组治疗后NPQ及McGil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治疗后NPQ及McGill组间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数据分别相差20%与30%。
  6.两组治疗暂未发现有不良反应记录。
  结论:
  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颈椎病颈痛中,隔天针刺一次与每天针刺一次都是有效果的,隔天针刺一次可能更有效率。但对两种间隔时间治疗颈椎病颈痛的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