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液态磁穴位治疗中风患者量子共振效应与临床疗效观察
【6h】

液态磁穴位治疗中风患者量子共振效应与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中风病的流行病学概述

二、中医学对中风病恢复期的认识

(一)中风病病名的发展

(二)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三)中医学对中风病恢复期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中风病恢复期针灸治法治则

三、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研究

(一)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病因的认识

(二)脑梗死常见的类型

(三)脑缺血后的生理病理变化

(四)脑梗死的病理生理

(五)脑梗死的治疗

四、百会穴的研究

(一)中医学对百会穴的认识

(二)百会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三)百会穴治疗脑缺血损伤的实验研究

五、量子医学

(一)量子医学的发展

(二)量子医学与中医学

(三)量子波动信息与临床

(四)量子医学与西医传统诊断的应用比较

第二章 临床研究

试验一 非线性量子共振频谱仪对于中风患者的诊断效应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试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试验二 液态磁与不同材质穴位刺激的量子共振效应差异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试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试验三 液态磁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不同穴位的刺激效应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试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试验四 液态磁治疗对中风恢复期抑郁患者的康复增效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试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量子医学认为:
  人体疾病发生,主要表现在人体内具有特殊活动规律的生物电子的变化。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其生物电子在经络中不停运动,始终保持着“正”“负”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一旦不平衡由量变发展到质变时就产生中医所称的“阴阳平衡失调”而呈现疾病。
  液态磁是运用量子共振原理研制而成的作为一种能量信号载体,可通过向人体输送或发射健康正确的共振讯号,从而改变机体已有的病态讯号信息,从微观上进行调节其平衡,令人恢复健康的状态,这一点类似我们中医所讲的治病必寻其根。
  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治疗,对患者、家属、医护相关人员都是一段艰辛的考验,因为有疗程长,成本高,却起效慢的特点,所以本试验以量子讯息共振治疗器具,应用中医经络系统原理,结合非线性分析量子共振数据化仪器诊断,以期在中风康复治疗中,为广大患者、家属与医护同道寻求更安全、有效、舒适与相对经济的辅助治疗方式。
  目的:
  从量子共振医学原理出发,运用非线性量子共振频谱仪,观察液态磁与其它材质比较,在中风恢复期患者不同穴位的量子共振效应及临床康复增效作用。为量子医学在中医经络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临床研究的客观科学理论依据。
  方法:
  试验一:
  收集中风偏瘫患者30例为观察组,按年龄、性别比例收集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安静状态下运用非线性量子共振频谱仪3D-NLS,采集脑皮质极低音频量子共振讯号,观察两组人群的讯号差异,探讨该诊断仪器各变量对正常及异常人体的诊断信号差异,及与MRI标准诊断的一致性。
  试验二:
  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接受液态磁、木头、牛角材质于百会穴处干预共振3分钟,观察不同材质对人体产生的局部功能代偿反应指数(CRR值)。
  试验三:
  将6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百会穴组和上星穴组各30例,液态磁轻微固定于相应穴位共振3分钟,观察液态磁在不同穴位对人体产生的局部功能代偿反应指数(CRR值)。
  2周后再次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患侧内关组和健侧组各30例。液态磁轻微固定于相应穴位共振3分钟,观察液态磁在不同穴位对人体产生的局部功能代偿反应指数(CRR值)。
  试验四:
  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常规治疗+液态磁)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液态磁治疗。方法是将液态磁治疗仪轻微固定于百会穴处,共振20分钟,每日治疗2次,隔日治疗,6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6次后和治疗12次后进行神经功能及抑郁程度评分,观察液态磁对于中风恢复期抑郁患者临床康复的增效作用。
  结果:
  1.量子共振检测仪对于中风患者的诊断效应研究
  中风患者的共振讯号D值较正常人群偏低,乱度E值偏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中风患者共振讯号D值不同范围,神经功能分级轻、中、重构成有差异(P<0.05)。神经功能评分轻、中、重分级中共振讯号D值分布趋势:神经功能轻度异常的患者,D值大多在0.4—1之间;神经功能中、重度异常的患者,D值大多在0.4以下;总体趋势:神经功能评分分级越高,D值越小。神经功能评分轻、中、重分级中乱度E值分布多数集中于6、7值。
  在MRI确诊中风患者中,3D-NLS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液态磁与不同材质穴位刺激量子共振效应差异研究
  三组中风患者经液态磁、木头、牛角三种材质共振后,产生的CRR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液态磁组为最高。
  3.液态磁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不同穴位的刺激效应研究
  百会组与上星组共振后产生的CRR增效指数比较,百会组高于上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共振后产生的CRR增效指数,患侧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液态磁治疗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康复增效研究
  ①两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综合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指数(NDS)与治疗前自身比较,指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指数(ND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③两组治疗后的抑郁改善疗效评定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④两组治疗后HAMD积分与治疗前自身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HAMD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3D-NLS诊断仪器获取的量子共振讯号可用于反映中风偏瘫患者的病理状态,D值相对较不稳定,E值较稳定。
  2.液态磁共振对中风后恢复期患者机体产生的即刻量子共振讯号改善程度较木材质和牛角材质好。
  3.液态磁刺激百会穴位的量子共振效应最强,刺激患侧内关穴的量子共振效应强于健侧。液态磁刺激人体引起的量子共振效应不仅与刺激局部有关,还与人体经络穴位的作用有关。
  4.液态磁刺激百会穴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抑郁程度有明显改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