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痛风康Ⅰ、Ⅱ号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消炎止痛作用的研究
【6h】

痛风康Ⅰ、Ⅱ号方对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消炎止痛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1痛风的中医病名

2 痛风的病因病机

3 痛风的辨证分型

4 痛风的治法治则

5痛风的调护

第二节 痛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流行病学

2病因

3发病机制

4血尿酸增高与痛风的关系

5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病变

6诊断与鉴别诊断

7治疗

第三节 痛风性关节炎动物实验研究概况

1动物选择

2造模方法

3实验方法

4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痛风康II号颗粒剂和痛风I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止痛效应的研究

1研究病例

2研究方法

3结果

第二节 痛风康II号颗粒剂和痛风I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血尿酸及安全性的影响

2研究方法

3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关于研究方案的设计

2病例的一般情况分析

3导师对痛风的认识

4痛风康II号颗粒和痛风I号外敷方的组方分析

5痛风康II号颗粒和痛风I号外敷方对关节炎消肿止痛的作用

6痛风康II号颗粒和痛风I号外敷方的安全性评价

7血尿酸水平与痛风性关节炎病情

8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健康教育及生活调护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节 痛风康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第二节 痛风康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IL-4、TNF-α的影响

1 材料

2 方法

3结果

第三节 讨论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建立

2阳性对照药选择

3观察时点

4痛风康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关节症状的影响

5痛风康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4的干预

6痛风康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TNF-α的干预

结语

1研究结论

2创新点

3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临床研究:通过开展随机、对照、盲法临床实验,探讨痛风康 II号颗粒和外敷痛风I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建立安全有效的、科学的、规范的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综合治疗优化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2.实验研究:通过观察痛风康 II号颗粒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关节症状和血清IL-4、TNF-α的影响,探讨痛风康II号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能机制。
  方法:
  1.临床研究:收集符合诊断要求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此外,治疗组采用痛风康II号颗粒和外敷痛风I号外敷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疗程5天。在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后分别观察病例的关节疼痛、关节急性红肿、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在每天晚上8时由患者自行采用11点疼痛等级量表记录关节疼痛积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血常规和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A)水平。
  2.实验研究: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采用双氯酚酸钠溶液灌胃,中药各剂量组分别采用痛风康II号颗粒配置的不同浓度的溶液灌胃,每天1次,共5天。实验第3天灌胃前,除空白组外其余5组均采用尿酸钠溶液关节腔注射方法造模,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注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8小时、72小时分别观察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造模前、造模后1小时、4小时、8小时、24小时、72小时分别测量大鼠右踝关节周径;实验第5天灌胃后2小时采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4、TNF-α的含量。
  结果:
  1.临床研究:参加试验的两组病例在年龄、体重指数、病程、合并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在关节疼痛积分和关节红肿积分、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均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各项积分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达40%。
  在安全性评价上,治疗组和对照组对 ALT、BUN、CREA无明显影响(P>0.05);治疗组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具有降低作用(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均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无影响。
  2.实验研究:各组关节炎症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积分比较,模型组积分最高(P<0.05)。造模后8小时和72小时比较,中药各剂量组和对照组积分均降低(P<0.05),模型组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后1小时至8小时各组关节周径比较,模型组较中药各剂量组和对照组增大(P<0.05),造模后24小时和72小时,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模型组血清IL-4含量较其余5组明显减少(P<0.01),中药各剂量组含量与扶他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血清各组 TNF-α含量较其余5组明显增多(P<0.01),中药各剂量组TNF-α的含量与扶他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痛风康II号颗粒和痛风I号外敷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功能障碍积分,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消肿止痛作用。
  2.痛风康II号颗粒和痛风I号外敷方可降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尿酸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对肝、肾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痛风康 II号颗粒和外敷痛风I号外敷方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安全性。
  3.痛风康II号颗粒可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炎表现。
  4.痛风康II号颗粒可升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IL-4含量,降低TNF-α的含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