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痰瘀兼夹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失效患者动态血糖漂移的临床研究
【6h】

痰瘀兼夹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失效患者动态血糖漂移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一、 SFS诊断标准、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二、SFS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

三、CGMS技术介绍及应用研究进展

四、血糖动态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联系

五、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三部分 讨 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SFS诊断标准的确立

三、中医对SFS的认识

四、SFS患者在本虚基础上以夹痰夹瘀为多

五、SFS痰瘀患者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严重

六、SFS痰瘀组患者血糖波动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七、存在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失效痰瘀兼夹证患者的全天血糖波动特点,痰瘀症状得分与动态血糖监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以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31例SFS患者进行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并对其作出中医痰瘀症状量化评分。得分大于0者列入痰瘀组,得分为0者列入非痰瘀组。最终完成试验共30例。比较痰瘀组与非痰瘀组患者之间的年龄、病程、体质指数、血压、糖脂代谢水平、空腹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稳态模型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和动态血糖各参数,并以痰瘀症状得分为因变量,各项观察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1)本研究30例患者痰瘀组共23例,占76.67%,非痰瘀组共7例,占23.33%。
  (2)与非痰瘀组比较,痰瘀组患者的收缩压、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高,最高血糖值、最大血糖波动幅度、血糖波动系数、高血糖曲线下面积、早、午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体质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痰瘀组为(25.61±5.62)kg/m2,大于23.9kg/m2,达超重标准;虽胰岛素B细胞功能指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痰瘀组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低值;
  (3)血糖波动系数、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甘油三酯、收缩期血压与痰瘀症状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进入逐步回归方程(F=197.401,P<0.01)。
  (4)SFS患者整体血糖水平均在10mmol/L以上,日间血糖水平高,痰瘀组血糖峰值集中出现在午餐后1.5~2.5h,非痰瘀组血糖峰值出现在早餐后1~2h,凌晨及空腹水平较低,血糖谷值集中出现在4~7点;早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三餐后血糖峰值延迟。(5)非痰瘀组患者有1例出现不典型的黎明现象,没有监测到低血糖的发生。
  结论:
  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失效患者在本虚基础上以夹痰夹瘀为多。SFS患者糖代谢紊乱严重,胰岛素抵抗严重,胰岛B细胞功能差;痰瘀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更严重,空腹胰岛素水平相对更高,胰岛素抵抗更严重。SFS患者存在慢性波动性高血糖,以早餐后血糖波动明显,三餐后血糖峰值延迟,日间血糖高居不下;痰瘀组患者血糖水平更高,血糖波动幅度更大,早餐后血糖波动更明显,夜间及凌晨血糖较空腹血糖高,这可能与糖脂毒性及胰岛素抵抗严重有关;非痰瘀组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失常更严重,可能与其胰岛B细胞功能更差有关。有黎明现象发生。由以上结论推测通过中医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磺脲类药继发失效痰瘀兼夹证患者,可有望缓解血糖波动性的严重危害。这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标准量化的客观依据,具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