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6h】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臭氧的理化性质

1.2 臭氧医学的应用历史和现状

1.3 医用臭氧抗病机制探讨

1.4 医用臭氧临床应用探索

1.5 医用臭氧使用注意事项

1.6 医用臭氧在缺血性脑卒中领域的应用展望

1.7 中医文献研究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资料和方法

2.1.1研究对象

2.1.2 治疗方法

2.1.3 观察指标

2.1.4 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2 疗效评价

2.2.3 DTI资料

2.2.4 梗死灶大小比较

2.2.5 血浆SOD、MDA和NO水平测定

2.2.6 安全性评价

2.3 讨论

2.3.1 臭氧的抗病机制

2.3.2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与脑梗死及其远隔性损害的臭氧治疗

2.3.3 臭氧的抗自由基损伤与急性脑梗死

2.3.4 风痰瘀阻型中风与臭氧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 Scale(mRS)指数、中风风痰瘀阻型证候积分的评定评估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2、采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ior imaging,DTI)技术,测量部分弥散各项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进行脑梗死病变及其相关部位的量化评定,为臭氧自体血回输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方面提供更有价值的客观资料;
  3、进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常规血液学检测,探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其远隔性损害的机理并评估其安全性。
  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0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内科60例急性脑梗死(具有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皮质下累及内囊的单一病灶)患者,并经辨证分型诊断为中医之“中风中经络(风痰瘀阻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0.1-0.3g,1/晚+血栓通注射液0.45g,1/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1/日,10天一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改良Rankin Scale(mRS)指数、中医风痰瘀阻型证候积分的评定,DTI和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测量及抗氧化指标(SOD、MDA、NO)测定等,并比较两组的差异。
  结果:
  1、治疗10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及mRS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下降,但两组下降程度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治疗10天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但两组下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灶与梗死灶相应对侧部分弥散各向异性(FA)值、梗死灶同侧与对侧大脑脚FA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提示发病早期远隔性损伤的发生。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梗死灶及梗死灶同侧大脑脚FA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但治疗组FA值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小,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FA图显示,治疗前梗死灶处及其同侧大脑脚信号均较对侧减弱,且随着病程的进展信号减弱更明显,但治疗组图像信号减弱程度较对照组轻;DTT图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均有部分患者病灶侧皮质脊髓束较治疗前稀疏、略变少,但对照组较治疗组更明显。
  4、治疗前两组患者梗死灶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梗死灶大小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
  5、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血浆中SOD、NO含量较治疗前升高,但治疗组患者升高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中MDA含量较治疗前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大,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6、治疗10天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所有病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后复查颅脑MRI发现部分病例梗死灶处(治疗组3例、对照组2例)出现少量渗血,但患者临床症状无加重,未影响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安全性较好。
  结论: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可以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中风风痰瘀阻型疗效确切,同时对梗死后继发的远隔性损伤也有一定的改善和干预作用;采用先进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前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索有效可靠的检查方法,为臭氧治疗提供客观有价值的影像学资料;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可以提高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一氧化氮的含量,降低丙二醛的含量,解除抗自由基酶的抑制作用,降低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速率和程度,推测臭氧自体血回输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是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