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成人MSCs体外定向成骨分化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MSCs活性研究
【6h】

成人MSCs体外定向成骨分化及激素性股骨头坏死MSCs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成人MSCs体外培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成人MSCs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细胞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MSCs增殖活性与成骨分化能力改变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五、参考文献

结语

本课题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文献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股骨头坏死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然而MSCs在骨髓中含量极少,如何在体外获得足够的、纯度较高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成人MSCs是进行各项研究的关键。课题拟建立一套简便可靠的成人MSCs分离、纯化、培养、扩增及鉴定体系,并定向诱导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通过了解成人MSCs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可用于指导临床,并为后续利用干细胞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股骨头坏死奠定实验基础。
  2.中医药运用“整体观念”全身辨证治疗股骨头坏死已经取得了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是目前大部分中医临床工作者对于股骨头坏死整体观念的认识,仍然局限于基于临床证候的主观推导与枯燥中基理论的反复辨析,尚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实验依据,尤其是与坏死发生密切相关的全身细胞学改变尚未完全清楚,从而导致整体观念认知程度不高。本课题试图用找到一条途径,通过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MSCs活性的研究,为股骨头坏死整体观念提供客观实验依据。
  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认识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对于判断受累髋关节的预后、选择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本课题试图从成人MSCs的增殖活性与成骨分化角度探讨并完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并为之提供实验依据。
  研究方法:
  1.抽取健康成人髂前上棘处骨髓,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相结合,对MSCs分离、纯化、培养并扩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MSCs的形态学,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法检测不同代细胞的增殖活性,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对第3代MSCs进行表面抗原鉴定。
  2.在前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以适量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维生素C配制成骨诱导液,诱导第3代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检测成骨诱导后第4、8、12、16天ALP活性,采用ALP染色与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细胞。
  3.在前两部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于2010年5月起按照设计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募集病例,骨坏死组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正常对照组为无骨坏死且骨髓组织无异常的患者。两组病例行髂前上棘骨髓标本取材,均进行MSCs的提取、培养、扩增及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对比观察两组细胞学形态;MTT法检测两组各入选对象第2代 MSCs的增殖活性,绘制每组细胞平均生长曲线图;对各入选对象第3代MSCs进行成骨诱导,检测诱导后第4、12天细胞的ALP活性。以上各检测项目进行两组病例的组间比照。
  研究结果:
  1.成人MSCs呈现长梭形、纺锤状,原代培养早期为集落样生长,8-11天左右细胞进入快速增殖期,逐渐融合成片,排列有一定方向性。
  2.传代培养的MSCs第0-2天为生长潜伏期,3-7天为对数增长期,8-9天进入平台期。生长曲线呈S型,在5代之前具有较好的生长特性。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的生长状况有衰减的趋势。
  3.透射电镜显示MSCs表面粗糙,可见较多的微绒毛突起。细胞核大,不规则,常偏于一侧,细胞胞质丰富,各种细胞器成熟,有大量核糖体、粗面内质网和较多的线粒体,可见大量蛋白分泌物。
  4.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成人MSCs相对特异性抗原CD44的阳性表达为94.81%,CD90的阳性表达为93.15%,而几乎不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抗原标志CD34、CD45(分别为2.87%、2.02%)。
  5.MSCs成骨诱导后,细胞形态较不规则,诱导7天左右出现聚集成团生长,细胞之间连接致密,约14-20天后形成钙化结节。
  6.成骨诱导4天后ALP活性即有所提高,ALP活性随培养时间而增高,并在第12天时达到高峰,各时间点成骨诱导组ALP活性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骨细胞ALP染色、茜红素染色均呈阳性。
  7.骨坏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的MSCs生长状态有明显不同,正常对照组原代细胞集落数目明显多于骨坏死组,细胞密度较高,倍增较快;而骨坏死组集落形成较慢,个数少,较稀疏,细胞倍增较慢。成骨诱导后正常对照组一般7天左右可见细胞团块形成,而骨坏死组细胞团块出现时间较晚,约在10天左右形成。
  8.骨坏死组MSCs在不同时间的平均增殖活性要低于正常对照组,从第3天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平均生长曲线图提示,骨坏死组 MSCs增殖速度缓慢,对数生长期缩短,平台期提前。
  9.成骨诱导后,随时间推移,骨坏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的ALP活性均逐渐提高,符合 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特性。但处于同一时间段,骨坏死组的平均 ALP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论:
  1.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单个核细胞,再根据 MSCs的贴壁特性,经过换液、消化、传代可以进一步将MSCs纯化。在加有成骨诱导剂的培养基里可以分化为成骨细胞。本实验建立的成人MSCs体外培养、鉴定及诱导成骨细胞分化体系,可以获得纯度较高、成骨分化能力较好的MSCs。
  2.与正常人相比,骨坏死组病例 MSCs增殖活性与成骨分化能力均下降,这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3.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 MSCs活性的异常可能是全身性的而并不仅仅局限于股骨头周围,股骨头坏死是由激素引起的全身性病理改变的一个局部反映,“整体观念”可以获得客观的细胞学实验证据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