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系统评价
【6h】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系统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周期疗法的起源及理论指导

1.2 月经不调中医病因病机

1.3 各位名家对中医周期疗法的学术思想及应用

1.3.1 夏桂成名中医对中周法的认识及应用

1.3.2 吕绍光名中医对中周法的认识及应用

1.3.3 李朝平名中医对中周法的认识及应用

1.4 治疗研究进展及应用

1.4.1 在治疗月经不调中的应用

1.4.2 月经过少

1.4.3 月经后期

1.4.4 闭经

1.4.5 崩漏

1.4.6 在妇科其他疾病的应用

1.5 Meta分析

1.6 Meta分析在妇科领域的应用

第2章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系统评价

2.1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系统质量评价

2.1.1 数据与方法

2.1.2 结果

2.2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Meta分析

2.2.1 对象与方法

2.2.2 结果

第3章 讨论

3.1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文献研究及方法选择

3.2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系统评价结果及分析

3.2.1 临床随机入组

3.2.2 分配隐匿

3.2.3 盲法

3.2.4 样本量的估算

3.2.5 组间均衡性

3.2.6 终点指标

3.2.7 失访偏倚

3.2.8 统计学方法

3.2.9 疗效/药物不良效应

3.3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Meta分析及结果讨论

第4章 结语

4.1 研究结论

4.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运用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 Meta分析,对其有效性作出较客观的评估,旨在进一步评价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并提出临床科研设计中的不足,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与科研工作。
  【方法】:研究对象:1990-2010年间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中医周期疗法治疗各种月经不调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库:国内医学界较为权威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源系统。对临床科研设计所制定的特异性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如文献的一般情况,疾病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随机方法、样本含量、组间均衡性比较、盲法的运用、治疗方法、统计学方法、随访、退出与失访、不良反应的记录与分析等,根据评价表计算出各种情况的百分比,并进行描述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选择质量较好的文献利用Revman进行随机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且用漏斗图分析发表性偏倚。
  【结果】:
  1、共检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文献132篇,得到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共19篇。按Cochrance中心文献质量评价的Jadad评分,14篇文献为1分,1篇文献为2分,均属于低质量的研究文献。
  2、19篇RCT中,其中有明确纳入标准的占17篇,有明确排除标准的文献有15篇,所有文献具有明确的疗效判定标准;对于随机分组的运用方法,1篇采用了随机数字方法,1篇采用了假随机法,14篇文献提到“随机”字样,未描述具体的随机分配及隐匿方法,无法判断随机化方法是否正确;有10篇文献对基线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比较,6篇文献组间均衡性的比较仅简单描述为“两组具有可比性”;无1篇说明了样本含量的计算方法、分配隐匿;11篇文献详细交代统计学方法,8篇对统计方法描述太过简单;2篇说明了疗效/药物的不良效应;所有文献均未说明盲法,对退出与失访病例的记录与分析。
  3、临床对于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阴性结果的文章存在发表偏倚,且样本含量相对偏小。
  4、中医周期疗法(有效率)的效应值(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的比)OR=3.29,95%可信区间[2.44,4.43]。
  【结论】:
  1、通过Meta分析,可以初步认为,中医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疗效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本次纳入的文献研究数量少且质量不高,因此其论证强度较弱,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论证强度。
  3、临床科研设计中存在较多问题待改善,如随机和双盲的严格正确实施、疗效指标的选择、随访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等。
  4、中医周期疗法的临床研究设计是摆在中医生面前的严峻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