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脾肾论治的生存质量观察
【6h】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从脾肾论治的生存质量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研究

1.1 概述

1.2 病原学

1.3 流行病学

1.4 病因病理

1.5 ASC治疗现状

2 中医脾肾论研究

2.1 理论起源时期

2.2 理论兴盛时期

2.3 理论完善和深化时期

2.4 现代医学对脾肾论深化

3 慢性HBV携带者与脾肾论的关系

3.1 正虚邪恋,治病必求于本

3.2 乙癸同源,肝病治肾

3.3 肝病实脾,重在健脾益肾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研究方案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中止试验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治疗方法

1.9 观察项目

1.10 统计学方法

2 临床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生存质量评定

2.3 症状改善观察

2.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5 用药后出现的不良事件记录

第三部分 讨论

第四部分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 录 1 病人基本数据

附 录 2 实验室检查项目

附 录 3 SF-36量表的内容——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常用的量表(中文版)

附 录 4 各生存质量项目分数记录表

附 录 5 症状积分记录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评价脾肾论治法、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疗效,尝试通过临床疗效观察,找出利用中医学理论防治慢性HBV携带者行之有效的途径,达到“治未病”的效果,最大程度地降低乙肝病毒携带者病变的危害,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
  研究方法:
  1、收集34例慢性HBV携带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组18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指标变化。
  2、参考《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定。
  3、参考2005年由国家卫生部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对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4、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感染病学分会2005年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制定乙肝病毒改善疗效标准,并进行评定。
  研究结果:
  1、生存质量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及社会职能等4个方面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在改善慢性HBV携带者的健康及疼痛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活力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提示从脾肾论治慢性HBV携带者,可以改善患者乏力症状,增加体力。在情感职能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情感职能上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2、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除了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外,其他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
  3、治疗6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无效率与治疗组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均提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相对优于对照组。
  研究结论:
  1、观察病例中,慢性 HBV携带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比较大的是总体健康,其次是活力,再次是生理职能;神疲懒言占慢性HBV携带者的主要症状大部分,其次是脘闷腹胀,再次是倦怠乏力。
  2、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对于慢性 HBV携带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清除病毒,改善临床症状,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效欠佳。从脾肾论治,可以通过提高慢性HBV携带者自身免疫功能等,从而有效清除 HBV,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与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手段相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3、慢性 HBV携带者从脾肾论治,以中医整体观,综合调理,对改善患者脘闷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神疲懒言、口干口苦、烦躁易怒、恶心呕吐、嗳气、大便稀溏、胁肋疼痛等症状,收到效果比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的明显。
  4、慢性 HBV携带的发病机制与中医理论“脾肾气虚,疫毒羁留”有密切关系,从脾肾治疗的慢性HBV携带的患者,HBV-DNA定量下降,效比单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明显。
  5、单应用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的不良反应比从中医论治的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