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腹针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6h】

腹针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及生存质量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文献研究

一、中医病因病机

二、中医药治疗

三、腹针疗法原理的研究

第二节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一、西医病因病机

二、西医治疗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纳入标准

三、排除标准

四、剔除标准

第二节 观察方法

一、临床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周期

四、疗效及评定标准

五、研究质量控制

六、病人依从性保证

七、统计学处理

八、临床观察表

九、技术路线

第三节 结果

一、病历中断与脱落情况

二、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三、两组治疗的生存质量比较

四、不良反应观察

五、安全性观察

第四节 讨论

一、腹针治疗胃肠道反应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探讨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三、设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近30年来,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化疗的开展及逐渐完善,特别是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概念的形成及其法则的应用。但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是抗肿瘤治疗中不可忽视的并发症。随着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应用日益广泛,控制呕吐反应将成为内科肿瘤学和护理学的重要研究科题。西药止吐剂由于价格昂贵或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而影响疗效。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腹针治疗在治疗慢性病、疑难病方面不仅有广泛的适应症,而且有很好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上较好的临床报道集中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膝骨性关节炎、妇科炎症等方面,腹针疗法对恶性骨肿瘤化疗后胃肠副作用的相关研究国内尚处于空白。由于腹针治疗可避免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体现中医整体观调控,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目的:
  为观察和评价腹针干预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骨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生活质量,降低恶性骨肿瘤化疗副反应寻求一条合理、易于操作、疗效确安全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新途径;扩大腹针疗法的适应证。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试验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受试对象的标准(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采用PEMS3.1软件实施随机分组,将符合标准的26例受试对象按1:1随机分配到A组和B组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生存量表进行治疗前后打分;疗程(一程化疗+二程化疗),A组接受一程化疗时采用治疗组方案,二程化疗时采用对照组方案;B组一程化疗时采用对照组方案,二程化疗时采用治疗组方案。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昂丹司琼治疗,对照组采用昂丹司琼治疗。
  结果:
  恶心控制疗效方面:治疗组化疗当天,恶心完全控制率42.3%,有效控制率88.5%;化疗后1天,恶心完全控制率3.8%,有效控制率26.9%;化疗后2天,恶心完全控制率11.5%,有效控制率80.8%。对照组化疗当天,恶心完全控制率11.5%,有效控制率80.8%;化疗后1天,恶心完全控制率0%,有效控制率0%;化疗后2天,恶心完全控制率0%,有效控制率11.5%。化疗当天恶心症状的完全控制率、化疗后第一天及第二天恶心症状的有效控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控制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呕吐控制疗效方面:治疗组化疗当天,呕吐完全控制率92.3%,有效控制率100%;化疗后1天,呕吐完全控制率26.9%,有效控制率88.5%;化疗后2天,呕吐完全控制率80.8%,有效控制率96.2%。对照组化疗当天,呕吐完全控制率69.2%,有效控制率100%;化疗后1天,呕吐完全控制率0%,有效控制率34.6%;化疗后2天,呕吐完全控制率11.5%,有效控制率80.8%。化疗后两天呕吐症状的完全控制率以及化疗后第一天恶心症状的有效控制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他控制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生存质量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评分(43.62±2.19)与治疗前评分(45.31±1.98)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判仍达到优级别。对照组治疗后评分(39.12±2.50)与治疗前评分(44.27±2.54)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判下降到良级别;治疗前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生存质量提高主要表现在食欲、精神、睡眠、疲乏四项中,治疗组治疗后四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食欲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三项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四项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较,食欲、精神及疲乏三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睡眠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四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
  腹针结合昂丹司琼治疗对患者在化疗后胃肠反应的预防优于单纯昂丹司琼治疗,且腹针介入治疗可有效维持化疗患者胃肠的良好状态;腹针结合昂丹司琼治疗对患者在化疗后生存质量的维持优于单纯昂丹司琼治疗,且评判生存治疗达到优级别。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