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中医体质关系的调查分析
【6h】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相关因素及其与中医体质关系的调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中医研究概述

(一) 古代文献对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现状

(三)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辨证分型

(四)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中医治疗进展

二、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西医研究概述

(一) 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二) 治疗现状

三、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流行病学概述

(一) 流行病学概述及应用

(二)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三)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流行病学意义

四、 中医体质理论概述

(一) 中医体质的概念及发展

(二) 体质的形成

(三) 中医体质的分类

(四) 中医体质与疾病诊疗的相关性

第二章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病例选择

二、 研究方法

(一) 调查方法

(二) 资料收集及录入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

(三) 数据统计

三、 结果

(一) 一般情况

(二)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发病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发病与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

(一) 研究调查结果分析

(二) 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多。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饮食、精神因素、生活压力等与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有一定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本病患者一般情况及发病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本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与中医体质的关联性。
  方法:从2010年4月至2011年3月到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雄性激素源性脱发的患者中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病组76例,以及正常对照组72例。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应用自制雄性激素源性脱发一般情况及相关资料调查表、正常人群一般情况资料调查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73.7%患病组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30岁,并且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无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有无家族史15~30岁年龄段人数构成比分别为94.7%、73.6%;患病组中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雄性激素源性脱发患者职业分析显示职员、学生、服务性工作为主,分别占31.5%、21.1%、21.1%。对两组中医体质分类进行分析,显示患病组及正常对照组体质调查以平和质为主,分别占55.3%、65.3%,偏颇质分别为44.7%、34.7%。偏颇质中以湿热质为主,占42.9%、13.9%。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有氧锻炼情况、洗头次数、染发情况、饮酒情况、食用油炸食品、甜食、肥肉情况、睡眠是否规律、自我感觉睡眠质量、每日睡眠时间、平时自我感觉、生活满意程度、生活工作压力、脑力劳动情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发现洗头次数、食用肥肉、生活工作压力、脑力劳动是发病危险因素,每日睡眠时间、生活满意程度是保护因素。对两组平和质、偏颇质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发现平和质男性性别与发病有关,洗头次数、食用肥肉、生活工作压力、脑力劳动是平和质发病危险因素;洗头次数、脑力劳动是偏颇质发病危险因素,每日睡眠时间是平和质和偏颇质发病的保护因素。
  结论:有家族史的患者发病年龄比较无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明显提前,患病组中有无家族史发病年龄有差异。患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无差异,未发现中医体质的规律性。洗头次数、食用肥肉、生活工作压力、脑力劳动等与雄性激素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