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建中汤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6h】

小建中汤治疗心脾两虚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一、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名

(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

(三)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机

(四)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证候特点

(五)慢性疲劳综合征辨证论治

二、现代医学对CFS的认识

(一)CFS的定义

(二)疲劳及慢性疲劳的分类

(三)CF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

(四)CFS的诊断

(五)病因

(六)发病机制

(七)CFS的干预措施

三、小结

第二章 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一、合格受试对象确定

二、临床研究实施方案

三、疗效判定标准

四、中止和撤出临床试验的标准

五、临床研究记录

六、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记录和报告方法

七、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的权益保障

八、统计学处理与资料总结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一、一般资料

二、两组可比性检查

三、疗效比较

四、安全性检测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一、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

二、治疗组选药依据

三、对照组选药依据

四、试验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这一尚无明确发病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案的疾病来讲,中医药治疗无疑是一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研究的途径,在减轻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传统医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更进一步体现了传统医学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体现了中医在一些疾病治疗上的优越性。本研究将用中药复方治疗CFS,对其临床疗效及机理进行探讨。
  方法:按照西医CFS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证型辨证标准,在台湾中医门诊及病房收集病例,纳入年龄在18~50岁之间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小建中汤),对照组(甘麦大枣汤),每日一剂,三周为一疗程。采用疲劳症候量化评分,并结合量表检查结果对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疲劳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67%,两组间中医证候总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疲劳严重度量表分值分别由治疗前138.55±15.12和139.94±16.22下降到治疗后的79.11±14.53和96.62±17.76,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和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FS临床症状积分分别由治疗前20.14±7.61和21.03±8.57下降到治疗后的5.18±2.03和8.76±2.44,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和组内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存质量分析,两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健康变化(HT)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试验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神疲懒言、失眠多梦、心悸等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体倦乏力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脘闷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便溏、面色萎黄、头晕眼花症状及体征等消失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全性检测表明,治疗前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者,治疗后未见异常改变,表明该药临床应用安全。
  结论:运用小建中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甘麦大枣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