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南岛外来物种红耳龟生境选择和食性研究
【6h】

海南岛外来物种红耳龟生境选择和食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主要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第三章 红耳龟全岛野外分布和种群密度

第四章 红耳龟食性研究

第五章 红耳龟活动家域

第六章 红耳龟微生境利用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已被列为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在美国原产地对红耳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态学、生理学和繁殖生物学等方面;在入侵地主要为入侵报道和已有生物学知识及潜在危害的介绍,以及人工实验条件下与当地龟种的竞争对比实验。未见该种原产地针对其栖息地选择、食性方面进行的研究报道,也没有入侵地关于其栖息地选择、食性、扩散和繁殖生态学等与入侵成功密切相关的研究报道。2008年11月至2011年3月,我们采用走访调查、野外调查、解剖、无线电遥测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红耳龟在海南岛的分布状况、种群数量﹑食性、活动家域、微生境利用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分布范围和种群密度调查:2008年11月到2010年12月期间,采用走访和野外调查等方法对红耳龟在海南岛22条河流、6个水库、8个湖泊、3个养殖场、21个市场、6所寺庙的分布做了调查,共涉及18个市县和105个村庄。发现红耳龟在南渡江、万泉河、红城湖等共10条河流、1个小型水库、3个人工湖泊有分布,遍及海口、琼海等12个市县。采用遇见法发现红耳龟46只,遇见线密度南渡江为2.08只/km、万泉河为1.14只/km、洪城湖为2.4只/km、金牛岭湖为1只/km、东湖1只/km;采用笼捕法共笼捕到红耳龟16只,努力密度南渡江样区N1为0.0021只/笼捕日、N2为0.0032只/笼捕日、N3为0.0089只/笼捕日,万泉河样区W1为0只/笼捕日、W2为0只/笼捕日、W3为0.0400只/笼捕日;采用直接捕捉法在其偏好的生境共直接捕捉到红耳龟102只。其数量已经明显大于本地淡水龟。红耳龟在海南岛的分布特点为:①分布主要集中在城市中心附近的水域,并开始向其周边的水环境扩散;②栖息于平缓或静止的、食物较为丰富的水流中;③能在半咸水中生活。
   食性研究:食性研究采用解剖法、观察法、粪便分析法三种方法相结合。对76只红耳龟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红耳龟取食并已经鉴定的物种共25种,分别属于14目18科。统计结果显示,鱼类(未能鉴定到种)和贝类是红耳龟动物性食物中出现次数最高的食物,如瘤拟黑螺(Melaniodes tuberculata)、大川蜷(Brotia swinhoei)等,其次是虾类,即海南沼虾(Macrobrachium hainanense),接下来依次是鼠类、蟹类、鸟类,最低的是蛙类,蜥蜴类;植物性食物中,久雨花科(Pontederiaceae)、苋科(Amaranthaceae)、禾本科(Gramineae)是红耳龟取食次数较多的植物,如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等,其次是天南星科(Araceae)、桑科(Moraceae)、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如大薸(Pistia stratiotes)、鸭趾草(Commelina communis)等,最低的是旋花科(Convolvulaceae)、浮萍科(Lemn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红耳龟雄雌、成幼间动植物取食频次上差异不显著,在取食重量比上仅雌雄间对植物性食物取食差异显著,雌性取食植物性食物多于雄性。其雌、雄、成、幼及整体对动、植物性食物的取食在频次和重量比上差异极显著,取食动物性食物频次、重量比均大于植物性食物,红耳龟偏爱于动物性食物。红耳龟与中华条颈龟在对物种的取食上存在重叠。
   家域面积:2010年7月20日到2010年3月3日期间,在万泉河主要研究区对20只红耳龟7只中华条颈龟进行了遥测跟踪,共获得865个有效位点,利用Ranges6软件计算其家域的面积。遥测结果显示红耳龟家域面积的大小为14.21±7.88 ha(95%FK,N=8, 0.62-63.95 ha),核心区面积大小是1.61±0.75 ha(50%FK,N=8, 0.18-6.62 ha),活动线家域是726.54±183.83m(N=8, 168.28-1802.91m)。与之对比的中华条颈龟家域面积的大小为0.52±0.37(95%FK,N=2, 0.15-0.89 ha),核心区面积大小是0.15±0.10(50%FK,N=9, 0.05-0.25ha),活动线家域是225.90±156.99(N=2, 68.91-382.89m)。红耳龟家域面积、核心家域面积、线家域面积及差异性均大于中华条颈龟。红耳龟活动家域有明显的中心聚集,且与中华条颈龟的活动家域重叠。
   生境选择:采用系统抽样法,选择了78个对照样方,40个实验样方,大样方为5m×5m,小样方为1m×1m,在红耳龟家域内对其冬季微生境的利用开展了调查。微生境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水生动物种数、水面流速、水深、郁闭度、晒壳场所、水生动物生物量、隐蔽度和水生植物密度、水生植物高度对红耳龟冬季微生境利用有重要影响。红耳龟对水面流速、水深、距岸距离、隐蔽度、晒壳场所、水生植物种数、水生植物密度、水生动物种数、水生动物的密度,水生动物的生物量等11个微生境因子的利用具有选择性,并且在其活动家域内对水面流速、水深、距岸距离、隐蔽度、晒壳场所、水生植物种数、水生植物密度等7个生态因子中的不同等级具有选择性。红耳龟偏爱于近岸的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隐蔽度高,有晒壳场所、静水或者水流缓慢的浅水环境。
   综合本次研究的结果可知,红耳龟在海南岛野外分布广泛、数量多、食性杂、取食种类多、活动范围大、适应能力强、与中华条颈龟生活环境相同,势必影响其同生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威胁本地淡水龟的生存。其分布与人口密集程度相关,导致其野外大量分布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放生。民众对红耳龟有一定的了解,但程度不高,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外来物种的防范意识,从根本切断红耳龟入侵源头。同时需继续深入开展红耳龟入侵机制研究,为立法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刘丹;

  •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
  • 学科 动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史海涛;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59.63;
  • 关键词

    红耳龟; 海南岛; 种群密度; 食性; 生境选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