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6h】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脑外伤后综合征的文献综述

1.1 传统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的认识

1.3 诊 断

1.4 治 疗

1.5 小 结

第二部分 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3临床资料分析

2.4 研究结果

2.5 研究结论

2.6 讨 论

第三部分 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结果

3.6 结 论

第四部分 讨 论

4.1 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相关性的解剖学基础

4.2 关于脊椎病因治疗学

4.3 龙氏正骨手法及优势

4.4 推拿手法治疗的机制及作用

4.5 对研究结果的分析

4.6 对于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相关性分析结论

4.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 traumatic brain syndrome简称PTBS)系指头部损伤后遗留的诸多主观不适症状。这类患者多为轻度或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伤后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但头痛、头晕及某些程度不一的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耳鸣、心悸、血压波动、多汗、性功能下降等),还有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容易激动等表现。目前较统一的看法认为是在轻微脑器质性损害的前提下,再加上患者身心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促成。但近几年来在对这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治过程中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颈椎损伤;患者的头痛、头晕等症状与颈椎损伤有着密切关联性。损伤的颈椎出现关节错位、小关节紊乱,引起颈椎失稳,从而导致局部炎症、水肿而使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到压迫、牵拉、刺激,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类似颈性眩晕、颈性头痛等系列症状。因此在治疗脑部损伤的同时,对损伤的颈椎一并处理,可取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目的: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的归纳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脑外伤后综合征在病因、病理、治疗及预防上的认识。采集大量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大部分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存在颈椎损伤的症状。通过颈椎X线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从而证实脑外伤后综合征与颈椎损伤有相关性。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并进行评价。最终我们提出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的立论。
  方法:
  选取来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的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高压氧科病房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将符合研究要求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龙氏正骨手法结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口服传统药物治疗;1次/天,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功能评估量表及TCD检查结果,然后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1、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实际进入研究的病例共计60例。治疗组(n=30),治愈1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对照组(n=30),治愈7例,显效15例,无效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53.33℅、2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眩晕、头痛等症状及功能评估表和TCD检查相互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1、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部分存在颈椎损伤,并有明显的类颈性眩晕、头痛等症状,X线和TCD检查可发现明显颈椎(小关节)错位和血流速度减慢等表现。
  2、龙氏正骨手法和口服传统药物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均有效果,但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效果明显优于口服药物。龙氏正骨手法治疗PTBS(只针对颈椎小关节),具有定位准确,操作更安全规范、疗效更显著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3、颅脑-颈椎损伤后综合征此立论,有理论和临床实践证明,但仍需进一步系统性探讨与研究论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