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标本同治方案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症的作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标本同治方案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症的作用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中医相关研究

1.1 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1.2 中医治疗

2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现代医学研究

2.1现代医学病因病机理论

2.2现代医学诊断

2.3现代医学治疗

3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标-本”病机理论及中医标本同治方案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方法

2.1临床一般资料比较

2.2 治疗前输卵管情况比较

2.3 疗效比较

2.4 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2.5 小结

3 讨论

3.1 应用中医标本同治方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理论基础及结果验证

3.2 中医标本同治方案的组成,丹参注射液的关键作用

3.3 丹参注射液的量效关系分析

3.4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3.5 影响随访期输卵管通畅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3.6 影响宫内妊娠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随机的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评价标本同治方案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分析丹参注射液的量效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
  1.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标本同治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对照治疗。治疗组内按照丹参注射液灌注剂量的不同又分为丹参注射液高剂量治疗组(使用丹参注射液14ml)、丹参注射液中剂量治疗组(使用丹参注射液10ml)和丹参注射液低剂量治疗组(使用丹参注射液6ml)。总体病例分配比例为治疗组:对照组=4:1(即丹参高剂量组:丹参中剂量组:丹参低剂量组:对照组=1:2:1:1)。
  2.治疗组的标本同治方案为:行介入再通术疏通阻塞的输卵管后,以丹参注射液行输卵管腔内灌注及宫腔灌注,联合中医内外合治法(辨证汤药内服、双柏油膏下腹外敷、复方毛冬青灌肠液灌肠)治疗。对照组的常规治疗方案为:行介入再通术疏通阻塞的输卵管后,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混合药液行输卵管腔内灌注及宫腔灌注,联合常规抗炎治疗。
  3.治疗前比较各组间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中医辨证分型、证候积分、输卵管介入再通成功率、介入后输卵管通畅情况及输卵管炎程度等,评价各组间病例分布的均衡性和组间可比性。
  4.随访6个月后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输卵管通畅情况、输卵管炎程度及宫内妊娠、异位妊娠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5.在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和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之间进行各项疗效指标的比较,分析丹参注射液的量效关系。
  6.对本病诊治过程中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对影响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妊娠率疗效的多种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标本同治方案的作用机理。
  结果:
  1.治疗后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再闭塞率比较:治疗组完全通畅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82.1%,对照组58%),再闭塞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治疗组10.6%,对照组26.7%),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2.治疗后的输卵管炎程度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轻度输卵管炎占87.7%,中度输卵管炎占8.9%,重度输卵管炎占3.4%,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组内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轻度输卵管炎占77.8%,中度输卵管炎占20%,重度输卵管炎占2.2%,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随访期的输卵管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治疗后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比较:治疗组宫内妊娠率较对照组高,治疗组有44例(41.1%),对照组有6例(2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异位妊娠率较对照组低(治疗组3例,占2.8%;对照组3例,占12.5%),有统计学差异(P<0.05)。
  4.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治疗前6.48±2.62,治疗后1.43±1.32;对照组治疗前7.10±2.72,治疗后5.55±2.47),组内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5.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和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之间比较,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在提高随访期输卵管通畅率、治疗输卵管炎的效果上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防止 FTR术后输卵管再闭塞、降低异位妊娠率及改善慢性盆腔炎症状体征上三组作用相当(P>0.05);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的宫内妊娠率略高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多因素分析显示有13对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原发/继发性不孕、治疗前输卵管炎程度、辨证分型3个因素出现频率较高,是影响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诊治的关键因素。
  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输卵管通畅情况、输卵管炎程度、辨证分型及细化治疗方案是影响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主要因素;细化治疗方案是影响宫内妊娠率的主要因素。
  结论:
  1.标本同治方案治疗输卵管近段阻塞性不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提高治疗后随访期的输卵管通畅率,显著减轻治疗后随访期的输卵管炎程度和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宫内妊娠率。
  2.丹参注射液的使用是标本同治方案作用机制的关键,与中医内外合治法联合能有效治疗输卵管炎和改善盆腔炎,从而为受孕创造良好的通道和环境。
  3.在输卵管或宫腔内灌注丹参注射液这一治疗方法中存在显著的剂量-疗效对应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中等浓度的丹参注射液对治疗输卵管炎症和恢复输卵管功能效果最好。
  4.在宫内妊娠率的比较上,治疗组尤其是丹参注射液中剂量组的妊娠率相对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考虑与本研究纳入的病例数较少有关。有待将来进一步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验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