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关”穴为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6h】

“四关”穴为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相关文献

第二节 中医相关文献

第三节 开“四关”的文献研究

第四节 研究目的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病例中断及脱落情况:

二、一般资料分析

三、各时期两组患者痛经分度评分比较

四、各时期两组患者MPQ评分的比较

五、各时期两组患者中医单项症状的比较

六、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七、两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比较

八、不良反应观察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疗效分析

第二节 “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治疗痛经

第三节 痛经治疗之选穴

第四节 治疗时间及疗法选择的探讨

第五节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

第六节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思路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
  原发性痛经好发于15~25岁女性,发病率达92%。胡淑霞等研究发现,25.7%的痛经女大学生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女性的学习、生活、工作以及身心健康。全国政协委员还建议女性应该享有“法定经期假”,痛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有显着的疗效,但存在选穴繁多、零乱的现象,操作欠缺规范。而本课题根据导师符文彬教授临床经验,观察“四关”穴为主针刺方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本病的最佳方法,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更安全、有效及规范的治疗方案。
  研究目的:
  探讨“四关”穴为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观察、随机对照的方法。从台湾儒德中医诊所、天元中医诊所及星福中医诊所选择符合观察条件的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通过简单的随机方
  法,利用JMTJFX简明统计分析把样本含量输入后得出随机数字表。当合格的病例进入试验时,随机数字表按进入的先后次序分配到相应的组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安慰针组,两组按1:1的比例,每组各38例。治疗组运用“四关”为主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即取双侧的太冲、合谷和三阴交。安慰针组取穴方法、针刺方式均与治疗组方法相同。患者经前7-10日开始治疗,每日一次,至月经干净为止;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每个疗程结束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评测,比较两组痛经分度评分、疼痛测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生存质量测定的变化,观察两组病例的近期临床疗效和远期临床疗效。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7.O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经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临床疗效比较
  3个疗程结束后,在治疗组中,最后治愈12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81.58%;安慰针组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55.26%;两组疗效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
  2.痛经症状积分及MPQ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积分及MPQ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即“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方法及安慰针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在治疗效果上,“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方法的明显优于安慰针治疗,且能更快地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3.生存质量的变化
  “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方法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还能从整体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除环境领域外,其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在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上,均有明显的疗效;安慰针组在上述指标上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不及“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方法的改善程度,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4.中医症状指标方面
  “四关穴”为主的针灸方法在第1疗程结束后,除经血量少外,其他中医症状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或p<0.001);尤其是第3疗程结束后,各单项症状的分值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十分明显(p<0.001)。随访3个月后,疗效巩固,提高其有较好近期及远期疗效。安慰针组在第1疗程结束后,仅小腹胀痛拒按和经血紫黯、块下痛减两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余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着疗程的加长,其他指标也逐渐出现明显的改善(p<0.01或p<0.05);且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提示利用安慰针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其作用机制除有安慰效果外,可能还与对局部皮部的刺激有一定的关系。
  结论:
  “四关”穴为主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均具有确切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安慰针。同时也符合当今社会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的治病理念,容易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