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P300的影响
【6h】

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P300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医研究概况

一、病因病机

二、辨证论治

三、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四、针灸治疗

五、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第三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发病机制

二、PSD的临床特征

三、PSD的检测与P300

四、PSD的治疗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标准

六、脱落标准

第二节 临床实施

一、治疗要求

二、分组

三、针灸治疗方方案

四、观测指标

五、检测时间

六、抑郁评分疗效评价

七、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抑郁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二、调任通督针刺法对改善抑郁症状的疗效评价

第四节 讨论

一、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认识探讨

二、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理论初探

三、处方分析

四、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为该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推广及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调任通督针刺法,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法,治疗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重点观察P3潜伏期及波幅。每日治疗1次,每次30分钟,21天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进行量表复评和P300复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成果:
  两种针刺方法对改善中风后抑郁均有良好效果(组内治疗前后疗效对比P<0.05),其中实验组治疗中风后抑郁总体有效率88.00%,对照组82.61%,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以P3波幅为衡量标准的认知功能方面,实验组治疗前波幅为(3.67±2.58)μV,治疗后为(4.63±1.84)μV,对照组治疗前(3.23±2.71)μV,治疗后(4.05±2.53)μV,两种针法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改善抑郁评分方面,实验组治疗前HAMD评分总分(27.02±7.11)分,治疗后(13.14±8.63)分,对照组治疗前(26.73±6.25)分,治疗后(16.78±7.57)分,实验组调任通督针刺法具有一定优势(P<0.05),尤其体现在焦虑/躯体化[实验组治疗前(8.19±3.43)分,治疗后(3.22±2.61)分;对照组治疗前(8.63±2.92)分,治疗后(4.51±2.63)分]、认知障碍[实验组治疗前(4.82±1.92)分,治疗后(2.23±1.12)分;对照组治疗前(4.65±1.51)分,治疗后(3.32±1.88)分]及睡眠障碍[调任通督组治疗前(5.05±1.22)分,治疗后(2.03±0.71)分;普通针刺组治疗前(4.72±1.14)分,治疗后(3.09±1.41)分]三项因子分上(P<0.05)。
  结论:
  研究表明调任通督针刺法对中风后抑郁有确切疗效,对比传统针法,该针法更突出对人体大脑的调节、修复作用及通调一身阴阳气血的作用,从整体上使人体趋于阴平阳秘的和合状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