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HIBD模型大鼠远期行为学及Ca2+浓度、LDH活性的影响
【6h】

针刺对HIBD模型大鼠远期行为学及Ca2+浓度、LDH活性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新生儿HIE的研究进展

一、现代医学对新生儿HIE损伤机制的认识

二、现代医学对新生儿HIE的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对新生儿HIE的研究进展

一、中医对新生儿HIE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中医在治疗新生儿HIE的进展

第三节 靳三针治疗新生儿HIE的概述

一、靳三针认识新生儿HIE与调神的关系

二、靳三针在治疗新生儿HIE具体穴位的选择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

二、动物实验室

三、动物的饲养

四、实验用品

五、实验方法

第二节 实验结果

一、行为学实验结果

二、Ca2+浓度结果

三、LDH活性结果

第三节 讨论

一、行为学检测

二、Ca2+浓度测定

三、LDH活性测定

第三章 实验间相关性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行为学检测与生化指标间的关系

一、同一时间点(49d)行为学检测与生化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二、讨论

三、结论

第二节 针刺穴位的选择

第四章 结语

第一节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实验研究

第二节 本实验的创新点

第三节 本次试验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英文对照与缩略词表

附录2:流式细胞仪测出各组Ca2+浓度图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候,围生期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宫内窘迫(宫内窒息)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新生儿死亡原因有1/3为HIE所致,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即使幸存患儿亦有35%遗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视力障碍、耳鸣耳聋等证。严重影响患儿未来的生活和发展,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亦给社会增加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对新生儿HIE早期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以及病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文通过研究针刺“靳三针头穴”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远期行为学表现,脑组织中Ca2+浓度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影响,以期探讨针刺对新生儿HIBD的作用机制。另一方面,根据通过比较不同针刺介入时间对HIBD大鼠损伤远期行为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针刺寻找最佳针刺治疗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本实验通过采用延迟剖宫产术,钳夹孕鼠双侧子宫动脉的方法模拟宫内窘迫制作HIBD大鼠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针刺1组、针刺2组、针刺3组、针刺4组、针刺5组、针刺6组、针刺7组、针刺8组、针刺9组。正常组幼鼠为自然分娩的新生幼鼠,模型组及针刺组1~9为行延迟剖宫产后的幼鼠。针刺1~9组分别到出生后第14d、17d、20d、24d、27d、30d、34d、37d、40d开始行针刺干预。针刺每天上午进行,连续针刺7天。之后在预定时间点进行行为学检测(悬吊实验、斜坡实验、旷场试验),第49天全部处死取脑,制作脑组织匀浆,测定脑组织匀浆中Ca2+浓度及LDH活性 结果: 1.49d(针刺后)行为学实验结果 (1)悬吊实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1~5组悬吊时间均高于模型组(P<0.01),其余各针刺组(针刺6~9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针刺组之间的比较,与针刺1组相比,针刺6~9组悬吊时间均低于针刺1组(P<0.05);与针刺2组比较,针刺6~9组悬吊时间均低于针刺2组(P<0.05);与针刺3组相比,针刺6~9组悬吊实验均低于针刺3组(P<0.05);与针刺4组相比较,针刺7~9组悬吊时间均低于针刺4组(P<0.05);与针刺5组相比,针刺7~9组悬吊时间均低于针刺5组(P<0.05)。 (2)斜坡实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针刺1~7组斜坡时间均低于模型组(P<0.05);针刺8、9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旷场试验结果: 根据方差分析F=1.401,(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相同时点(49d)不同组Ca2+浓度的比较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匀浆中Ca2+浓度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1、2、3、5组脑匀浆中Ca2+浓度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余各针刺组(针刺4、6、7、8、9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1组相比,针刺3~9组脑匀浆中Ca2+浓度均高于针刺1组(P<0.05);与针刺2组相比,针刺4、6、7、8、9组脑匀浆中Ca2+浓度均高于针刺2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相同时点(49d)不同组LDH活性的比较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匀浆中LDH活性高于正常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1~4组脑匀浆中LDH活性均低于模型组(P<0.05);其余各针刺组(针刺5~9组)与模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针刺1组相比,针刺4~9组脑匀浆中LDH活性均高于针刺1组(P<0.05);与针刺2组相比,针刺6~9组脑匀浆中LDH活性均高于针刺2组(P<0.05);与针刺3组相比,针刺6、8、9组脑匀浆中LDH活性均高于针刺3组(P<0.05);与针刺4组相比,针刺9组脑匀浆中LDH活性高于针刺4组(P<0.05);其余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针刺可有效改善HIBD大鼠远期行为学能力(肌力、平衡协调能力及情感认知能力等)。而且,针刺介入时间越早,治疗效果越显著,反之,针刺介入时间越晚治疗效果就越差,甚至无效。 2.(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会造成大鼠脑匀浆中Ca2+超载;(2)第14天开始介入针刺治疗能有效抑制HIBD大鼠脑组织中Ca2+超载现象,是针刺最佳介入时间点;(3)针刺治疗介入时间越早,对HIBD大鼠脑匀浆中Ca2+超载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反之,针刺治疗介入时间越晚对HIBD大鼠脑匀浆中Ca2+超载的抑制作用就越差,甚至无效。 3.(1)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会造成大鼠脑组织内LDH活性升高;(2)第14天介入针刺治疗能有效抑制HIBD大鼠脑匀浆中LDH活性,是针刺介入治疗的最佳时间;(3)针刺介入时间越早,对HIBD大鼠脑匀浆中LDH活性抑制作用就越明显,反之,针刺介入时间越晚对HIBD大鼠脑匀浆中LDH活性抑制就越差,甚至无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