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影响学测量对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意义
【6h】

影响学测量对小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献记载

1.2 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

1.3 桡骨远端的解剖、生物力学及损伤机制

1.3.1 桡骨远端的解剖

1.3.2 桡骨远端骨折的生物力学

1.3.3 桡骨远端骨折损伤机制

1.4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型

1.5 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指标改变的研究现状

1.5.1 掌倾角改变的影响

1.5.2 尺偏角改变的影响

1.5.3 桡骨高度改变的影响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2 病例选择

2.2.1 诊断标准

2.2.2 纳入标准

2.2.3 排除标准

2.2.4 剔除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入院评估

2.3.2 观察指标

2.3.3 治疗流程

2.3.4 收集资料

2.4 统计学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数据收集

2.5.2 影像数据前后改变的比较

2.5.3 骨折整复治疗后再移位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4 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相关性

第三章 讨论分析

3.1 桡骨远端骨折整复治疗后再移位的讨论

3.2 对桡骨远端骨折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3.3 复查X光片的重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课题目的在于通过影像检查所收集的数据,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后骨折再移位的原因,并分析影像数据与腕关节预后的关系。 方法: 病人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广州中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人,共有106例。入院后给予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治疗,复位前后拍摄X光片,并在1、2、3、4、6周复诊并拍摄X光片,测量所拍摄片子的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在三个月后随访并做Cooney腕关节评分。 1、通过所收集治疗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将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的影像数据做配对样品T检验。 2、将桡骨远端骨折整复后是否再移位作为因变量,年龄、性别、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是否粉碎性作为自变量做Logistic回归分析。 3、通过随访所获得的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用线性回归分析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与影像数据改变的关系。 成果: 在106例病人中发生再移位的有38人,其中发生于第一周、第二周移位较多,将复位后即刻和第一周复查的影像数据做配对样品T检验,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复诊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影像数据做配对样品T检验,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复诊第二周和第三周的的数据做配对样品T检验,P>0.05,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将骨折再移位和无移位作为Logistic回归方程的二分变量,具有单因素差异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骨折是否粉碎性、年龄及性别作为自变量放入Logistic回归方程,得出结果尺偏角和年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骨折愈合后所测得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数值与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做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桡骨高度对于腕关节评分结果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掌倾角,最后是尺偏角。 结论: 1、经过手法整复治疗后的病人再移位的有38人,多发生于第一周和第二周,其中女性、老年人较多,所以在骨折早期,应及时复查拍摄X光片,以便及时发现骨折再移位并及时作出处理。 2、引起再移位的因素跟年龄、性别、骨折的粉碎性、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大小有关,其中在复位前年龄与尺偏角的大小对骨折再移位有预测作用,在复位后即刻所拍摄的掌倾角的大小对于骨折再移位有预测作用。 3、桡骨高度的改变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预后功能影响最大,其次是掌倾角,最后是尺偏角,所以在复位桡骨远端骨折时应尽可能的恢复桡骨的高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