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郄会配穴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6h】

郄会配穴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2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1.2.1 解削基础

1.2.2 病理生理学特点

1.2.3 根痛机制研究

1.3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1.3.1 中医治疗

1.3.2 西医治疗

1.3.3 小结与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捧除标准

2.1.5 脱落和中止标准

2.2 研究方案

2.2.1 资料收集

2.2.2 分组方法

2.2.3 治疗方案

2.3 疗效评价

2.3.1 观察指标

2.3.2 观察方法

2.3.3 综合疗效评价

2.4 统计分析

2.4.1 组间资料均衡性

2.4.2 结果统计分析

2.5 研究结果

2.5.1 —般资料分析

2.5.2 基线比较

2.5.3 疗效分析

2.5.4 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观察

2.6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3.1.1 常规取穴理论依据

3.1.2 郄会配穴法理论依据

3.1.3 疗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3.2 研究的创新性

3.3 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郄会配穴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并与常规取穴对比,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穴提供参考。 方法: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纳入符合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辨经选取手三阳经郄穴配合髓会悬钟穴,疼痛麻木以阳明经明显者取温溜,以少阳经明显者取会宗,以太阳经明显者取养老;结合常规取穴(大椎、天柱(双)、后溪(双)、颈椎夹脊穴),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NPQ颈痛量表》、《SF-36健康调查简表》进行评价。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伏案工作、針灸經历三方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NPQ、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PQ评分(P<0.01)、SF-36评分(P<0.0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NPQ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生理方面(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四个维度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心理方面(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四个维度的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郄会配穴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总体疗效与常规取穴相近。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存质量。 2.在改善患者NPQ测量值方面,两种方法均有效,两种方法疗效无差异。 3.两种方法均可改善患者5F-36各维度的评分;郄会配穴法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改善优于常规取穴法,二者对生理方面影响无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