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辅助麻醉对脊柱手术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针刺辅助麻醉对脊柱手术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相关文献背景

1.1 关于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

1.2 关于脊柱手术后感染的原因

1.3 不同麻醉药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根据

1.4 针刺辅助麻醉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1.5 针灸对机体免疫功能调节机制

1.5.1 局部免疫调节

1.5.2 神经免疫调节

1.5.3 中枢神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5.4 针灸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1.6 针刺辅助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来源

2.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2.1.3 意外情况处理及安全性评价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分组方法

2.1.2 偏倚与质量的控制

2.3 研究方案

2.3.1 麻醉方案

2.3.2 干预方案

2.3.3 观察指标

2.3.4 统计分析

2.4 研究结果

2.4.1 基本资料

2.4.2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中观察项目对比

2.4.3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毕静脉麻醉药物用量等的对比

2.4.4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毕病房观察项目对比

2.4.5 实验组和对照组术毕病房观察项目对比

2.4.6 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比

2.4.7 实验组针刺穴位和频率

第三章 讨论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脊柱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探讨在脊柱手术中,针刺辅助麻醉能否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同时评价脊柱手术中应用针刺辅助麻醉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试验设计,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脊柱后路腰骶部手术患者为受试对象,将50例符合标准的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静吸复合全麻组及实验组针刺辅助麻醉组。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式。针刺辅助麻醉组选取双侧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在麻醉诱导前经皮穴位电刺激三十分钟及术中持续刺激;术后连续三天选择双侧内关穴、双侧太冲穴经皮电刺激三十分钟。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连续三天患者体温、VAS疼痛评分等临床数据;实验组收集术前、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三天的体温、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等;在麻醉诱导前、术毕一小时及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采血样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阳性细胞及NK细胞CD16、CD56阳性细胞的数量,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后患者在围术期观察周期内围术期不良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针刺对患者临床结局和舒适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数据收集后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t检验,在不同的观察及检测时间点比较时,组间变化趋势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结果:
  共有48例患者进入本研究,有2名患者因无法耐受电针刺激终止实验。两组术前基本信息均无统计学差异。麻醉诱导前及术中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实验组术中舒张压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波动小(P<0.01);术毕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静脉麻醉用药丙泊酚平均用量两组比较有差异,实验组用量减少(P<0.05);
  术前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细胞、CD4+/CD8+比值以及NK细胞CD16+、CD56+的百分率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P>0.05),T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阳性细胞术后第一天出现明显下降,从趋势图上看实验组下降趋势更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在第三天接近或恢复术前水平。CD4+/CD8+比值术后的两组变化有差异(P<0.05),实验组上升更平稳更快。实验组NK细胞CD56阳性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随时间点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
  术后第一天、术后第三天两组患者体温、白细胞细胞数量、淋巴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百分数对比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经针刺治疗后,实验组术后三天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下降趋势更快(P<0.05);实验组患者大腿麻木的情况明显改善(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提前(P<0.01)。
  结论:
  针刺辅助麻醉对脊柱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虽有所改善,但不足以完全对抗手术和麻醉对患者的免疫抑制作用,针刺辅助麻醉对患者的术中血压水平的稳定有一定的作用,可缩短患者术毕苏醒时间,加快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改善大腿麻木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