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分型、细胞因子相关性及经筋疗法干预研究
【6h】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分型、细胞因子相关性及经筋疗法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一、病因病机

二、中医治疗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研究

一、流行病学特点

二、西医的发病机理

三、膝骨关节炎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第三节 膝关节镜技术

一、膝关节镜手术大致分类及特点

二、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主要的病理表现

三、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中医证型的联系

第四节 细胞因子与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一、Ⅱ型胶原羟基端端肽(CTX-Ⅱ)

二、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artilage oligomeric matrix protein,COMP)

三、CTX-Ⅱ、COMP与膝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第五节 经筋理论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探讨

一、经筋辨证的认识

二、膝骨关节炎的经筋辨证

第六节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第一节 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分型、细胞因子关系探讨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

一、研究病例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多发、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患,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极高,危害性很大。其主要的病理特征为关节软骨的破坏、软骨下骨的象牙骨样变或囊性变及骨赘的形成。膝骨关节炎作为退行性骨关节病,我们不应仅着眼于骨与软骨的退化衰老,膝关节腔内各组织结构,如滑膜、半月板、骨赘、游离体等退行性改变亦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因素。研究显示膝关节稳固结构如关节软骨、稳固韧带和半月板的退化或损伤与膝骨关节炎病变的产生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的:
  本课题立意在于通过临床试验,研究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软骨损伤、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游离体形成、骨赘形成)与经筋辨证分型、血清CTX-Ⅱ和COMP水平的相关性,一是探究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论述各经筋分型膝骨关节炎在关节镜下组织结构的改变,从而用于经筋分型的临床研究;第二,探究在关节镜下,膝骨关节炎关节腔内各组织结构如何变化及其与血清CTX-Ⅱ及COMP水平的相关性,论述这两种细胞因子在膝骨关节炎发展中的作用,同时探讨两种细胞因子对膝骨关节炎组织结构病理变化评估的可靠性。同时,应用关节镜手术联合术后运用经筋疗法(经筋手法、针刺消灶法)进行康复治疗,探究膝关节镜结合经筋疗法的协同治疗作用。
  方法:
  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有关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诊疗方案,并按中科院颁布的《经筋病诊断标准》收集相关病例的临床资料之后进行经筋辨证分析,来探讨获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经筋分布规律。首先,术前应用EM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CTX-Ⅱ和COMP水平;其次,行关节镜手术,通过观察并记录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组织结构改变,计数关节镜下改变在不同经筋分型中的分布,研究关节内各组织改变与经筋辨证分型间的相关性,进而论述关节镜下改变在膝骨关节炎经筋辨证中的作用;最后,选择其中10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经筋辨证分型后,术后运用经筋疗法(经筋手法、针刺消灶法)进行康复治疗,并通过治疗前后WOMAC评分标准、血清细胞因子CTX-Ⅱ和COMP水平对比,探求膝关节镜结合经筋疗法的协同治疗作用。
  结果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中,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辨证分型统计学分析,提示经筋辨证分型与关节镜下改变(软骨损伤、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骨赘形成、关节游离体等病变)有关(P值均<0.05),另外,经筋分型与关节镜下改变进一步用LSD多重比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各经筋分型之间,在关节镜下可有软骨损伤、滑膜增厚、半月板受损、骨赘产生以及关节游离体等组织改变,这些改变在分级上差异明显,也显示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分型有关。
  本研究结果证实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软骨损伤、滑膜病变与血清中CTX-Ⅱ和COMP的水平有着密切相关性,而其他镜下改变(半月板、关节游离体、及骨赘形成)与CTX-Ⅱ和COMP水平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通过关节镜手术联合经筋疗法治疗10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包括A组:治疗组(经筋疗法+术后健康教育指南功能锻炼)、B组:对照组1(单纯进行术后健康教育指南功能锻炼)及对照组2(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术后健康教育指南功能锻炼)。通过治疗前后WOMAC评分(疼痛、关节僵直程度、活动程度)及血清CTX-Ⅱ和COMP的水平检验经筋疗法的有效性及膝关节镜结合经筋疗法的协同治疗作用。结果显示:对三个组的总体疗效进行秩和检验,发现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相比于对照组1、2,治疗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疗效显著;三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其WOMAC评分各项都明显下降,相比与治疗之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评分上治疗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1、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好;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血清CTX-Ⅱ、COMP含量均较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进行组间比较发现仍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较好。
  结论:
  1.本研究发现,通过关节镜可以直观地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组织结构病变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关节软骨损伤、滑膜增生、半月板损伤、骨赘、游离体等改变,从而了解膝骨关节炎的损伤程度。
  2.研究膝骨关节炎关节镜下改变与经筋辨证分型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不同的经筋分型,关节腔内组织改变(软骨损伤、滑膜增厚、半月板受损、骨赘产生以及关节游离体等组织改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膝骨关节炎经筋病变程度加重,关节镜下组织改变也随之加重。关节镜下,经筋分型中,单一型与复合型的组织改变具有明显差异。
  3.膝骨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我们既要关注骨与软骨的退化与损伤,更要关注与膝骨关节炎发病密切相关的关节周围组织病变。X光片上关节间隙变窄与骨赘形成显示了膝骨关节炎的疾病特征,然而,对于关节内的非骨性结构改变的反映,其并无优势,所以,就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方面,经筋辨证显示出了其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4.本研究结果显示,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组织改变与血清CTX-Ⅱ、COMP水平有相关性。血清CTX-Ⅱ和COMP水平与膝骨关节炎中软骨及滑膜改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然而其并不能反映半月板损伤、骨赘及关节游离体形成等改变的严重性。
  5.关节镜术后运用经筋疗法(经筋手法、针刺消灶法)进行康复治疗,分别对比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细胞因子CTX-Ⅱ和COMP水平等观察指标。结果显示,术后运用经筋疗法治疗经筋分型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疗效,经筋疗法治疗组疗效优于口服塞来昔布组。膝关节镜结合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起到协同治疗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