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有关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6h】

有关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例的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现状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与发病

1.1.3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的确立

1.1.4 出血严重程度的评估

1.1.5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1.1.6 预后的评估

1.1.7 治疗

1.1.8 预防

2.1 中医学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研究进展

2.1.1 古代中医文献综述

2.1.2 现代中医文献综述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对象

2.2.2 观察指标

2.2.3 入院病情判定

2.2.3 疗效判定

2.2.4 统计方法

2.2.5 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基本资料

2.3.2 病史资料

2.3.3 入院病情资料

2.3.4 内镜检查

2.3.5 治疗

2.3.6 疗效

2.4 讨论

2.4.1 流行病学资料

2.4.2 病史资料

2.4.3 入院病情资料

2.4.4 内镜检查

2.4.5 治疗

2.4.6 疗效

2.4.7 治未病

2.4.8 不足与展望

第三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是临床相当常见的一种急诊疾病,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而被临床医生所熟知,本文通过回顾性调查过去2年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收治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住院资料,从而探讨近年来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并了解我院治疗该病的现状,为今后中医院对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研究方法:
  就上述研究目的,设计临床资料调查表,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统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嘉禾系统中2012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入院的NVUGIB患者的病例资料,归纳总结本病的发病时间、病因、年龄分布、诱发因素等流行病学信息,并与既往我院对本病的相关回顾性研究结果做对比,探讨本病近年来的流行病学变化趋势,为下一阶段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调查本院NVUGIB患者的诊疗情况,重点包括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中药汤剂及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为今后中医院对本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结果:
  1.流行病学及病史资料: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NVUGIB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8.33±19.86岁,发病的男女比例为1∶0.225,冬春季仍是本病发病的主要时节,在已知的发病诱因中,酒食不节所占的比例最大,而服用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诱发的出血也不在少数。既往有消化道相关疾病的患者在发病后就诊要比无相关病史的患者要及时,表明提高群众对本病的认识度的重要性。中医证型分布方面,以胃热炽盛证、气虚血溢证最为多见,调查结果显示,本病发病早期以实证多见,后期以虚证居多。上述流行病学资料与20012006年我院对本病的相关回顾性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2.诊疗信息:通过问诊、查体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再结合血分析、生化、大便及呕吐物OB试验,临床医生可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而内镜是我院目前确诊本病具体病因的首选检查。病因方面,消化性溃疡依旧是导致NVUGIB发病的主要原因,糜烂性出血性胃炎次之。治疗方面,目前我院对本病的治疗仍以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为主,为配合胃镜的检查,入院患者多数实行禁食,临床医生对内镜检查后无活动性出血及再出血风险小的患者予以尽早地开放饮食,从冷流、冷半流,循序渐进,逐步恢复到正常饮食。药物治疗方面,补液扩容是基础,抑酸护胃是关键(PPI的覆盖率达100%,具体药物的选择也在不断升级中),虽然止血药物对治疗本病的疗效尚不明确,但目前我院在治疗NVUGIB的过程中,止血药的使用率仍很高,尤以凝血酶冻干粉、止血敏、止血芳酸为临床医生所首选,有止血作用的中成药中,云南白药使用率最高。我院中药汤剂的使用率达70.1%,其中少数临床医生在患者入院后当天即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选方用药,多数医生则在患者开放饮食后予患者服用中药,关于中药汤剂服药的时机的选择与疗效的研究,因两组患者存在其它干扰因素,尚无法直接比较,仍需下一步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于少数入院病情重、合并有一些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较高剂量PPI的基础上,配合生长抑素,病情可得到控制。本研究结果显示,就诊时间距发病的平均时间为3.60±5.83天,群众对本病警觉性并不高,错过了急诊内镜治疗的最佳时间。我院内镜治疗本病的比例仍偏低,内镜下止血的方式也较为单一,多以药物喷洒止血为主。被调查的患者中只有2人因有手术指征而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3.疗效:纳入的所有患者只有1人死亡,再出血率为3.4%,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7.09±4.45天。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有效控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