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点击化学18氟标记肿瘤靶向肽T7正电子分子探针合成及其初步评价
【6h】

点击化学18氟标记肿瘤靶向肽T7正电子分子探针合成及其初步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分子影像学发展

1.2 18F标记的分子探针

1.3 18F标记多肽的方法

1.4 转铁蛋白受体靶向T7肽

1.5 讨论与展望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试剂、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2.3.1 三甘醇炔(OH-TEGay)的合成

2.3.2 标记前体:含炔基的对甲苯磺酸酯(TsOTEGay)的合成

2.3.3 标记中间体:18氟三甘醇炔(18F-TEGay)的合成

2.3.4 正电子探针:18氟三甘醇-T7肽(18F-TEG-T7)的合成

2.3.5 19氟三甘醇炔(19F-TEGay)的合成

2.3.6 标准品:19氟三甘醇-T7肽(19F-TEG-T7)的合成

2.3.7 18F-TEG-T7的脂水分配系数实验

2.3.8 18F-TEG-T7的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

2.4 实验结论

2.5 实验讨论与展望

2.5.1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5.2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5.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T7肽(序列为HAIYPRH)是运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而来具有特异性靶向转铁蛋白受体的多肽,对胶质瘤、肝细胞肝癌等高表达转铁蛋白受体的肿瘤具有特异性靶向作用,目前仅见其用于细胞亲和性实验及靶向载药研究,尚未见到有关对其进行放射性标记的研究。本文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在T7肽的氨基端修饰叠氮基,选用三甘醇作为18F标记中间体的起始反应物,运用点击化学的方法,在“一锅两步”的反应中合成18F标记的T7多肽,制备新型的肿瘤显像探针,并进行初步的生物学评价,为将来进一步开发新的肿瘤特异性正电子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奠定基础。
  方法:
  多肽探针的合成制备主要分为非放射性合成和放射性实验两大部分。在非放射性合成中,以三甘醇为原料,使用常规的有机化学方式逐步合成含炔甲苯磺酸盐(TsOTEGay),并经过核磁氢谱鉴定结构。在放射性实验中,加速器产生的18F阴离子在K222/K2CO3乙腈溶液与标记前体TsOTEGay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标记中间体18F-TEGay。不经过纯化处理,把修饰有叠氮基的T7肽和点击反应催化体系(CuSO4·5H2O、ASC及THPTA)混合后,通过点击反应生成靶向肿瘤正电子探针18F-TEG-T7。同时合成标准品19F-TEG-T7并进行质谱分析。对放射性探针18F-TEG-T7经过Radio-HPLC进行表征并与标准品对比确认,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酯水分配系数实验,了解探针的物理性质。将探针经鼠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以观察其体内的分布情况。
  结果:
  标准品19F-TEG-T7的质谱分析分子量与理论值相符合。18F-TEG-T7采用两步法成果合成,整个标记流程用时约120 min。Radio-HPLC结果示第一步亲核取代反应得到标记中间体18F-TEGay的放化产率约78%±7.43%,第二步点击反应得到18F-TEG-T7的放化产率约为28.26±7.43%(衰减校正后),两步总放化产率为24.56%±15.59%(n=3)。18F-TEG-T7的脂水分配系数为-0.51±0.01,正常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18F-TEG-T7在正常小鼠体内肾脏的摄取最高,为4.09±0.86%ID/g,多肽探针主要通过肾脏代谢。
  结论:
  通过“一锅两步”点击化学,成功制备出18F-TEG-T7新型多肽类分子探针,精简了标记流程,减少了标记时间,并提高了探针的放化产率。18F-TEG-T7的正常小鼠体内分布显示分子探针主要通过肾脏代谢。本研究结果有望用于进一步开发新的多肽类正电子分子探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