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龙汤配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6h】

乌龙汤配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1.1.1 中医病因病机

1.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辨证分型

1.1.3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1.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概况

1.2.1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1.2.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及分期研究

1.2.3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研究

1.2.4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研究

1.2.5 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概况

1.3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一般资料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及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式

2.2.2 治疗方法

2.2.3 疗效观察指标

2.2.4 疗效判定标准

2.2.5 不良针刺事件的处理(注意事项)

2.2.6 统计方法

2.3 数据统计结果

2.3.1 治疗前三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3.2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

2.3.3 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研究结果分析

3.1.1 一般资料对比

3.1.2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评分对比

3.1.3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3.2 乌龙汤方解及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机制

3.3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及穴位的选择

3.4 本课题的不足和创新性

3.4.1 课题研究的不足

3.4.2 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3.5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乌龙汤配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设定单独服用乌龙汤治疗为中药对照组(组1),设定单独针刺穴位作为针刺组(组2),设定乌龙汤配合针刺为治疗组(组3)。通过自拟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指标评分表(观察项目包括七项指标: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肢体发凉及腰部冷痛、舌象、工作生活能力),并结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及各个方法的治疗优势。
  方法:
  本研究共收入60例(脱落1例)符合中医诊断标准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均来自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三组,即组1(乌龙汤组)、组2(普通针刺组)和组3(乌龙汤配合针刺组)各20例(因脱落导致针药结合组实际为19例)。三组病例以卧硬板床休息为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组1按要求仅进行口服乌龙汤的治疗,组2仅进行普通针刺,针药结合组则采用口服乌龙汤配合针刺进行治疗。三组患者共维持4周的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拟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指标评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疗效分级情况。所有统计数据按计量、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不同,选用不同检验方法,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
  1、治疗前对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病程)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基本情况一致,可比。
  2、三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指标评分表积分对比:治疗前中药组的观察指标积分平均为14.70±1.59,针刺组的观察指标积分平均为14.50±2.09,针药结合组的观察指标积分平均为14.79±1.27,经统计学分析,三组观察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4周的治疗结束后,中药组的观察指标积分平均为12.75±1.86,针刺组的平均分为10.65±1.69,针药结合组的平均分为7.00±2.00。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乌龙汤配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指标改善更为明显。
  3、总有效率比较:4周治疗后,中药组20例中,有6例治愈,10例好转,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针刺组20例中,有7例治愈,10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针药结合组19例中,有14例治愈,4例好转,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74%。经过统计学分析,中药组和针刺组疗效差异不显著,而针药结合组分别和中药组、针刺组有差异(P<0.05),提示乌龙汤配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针刺治疗。
  4、不同治疗方法对症治疗的优势:中药组治疗前后局部症状如腰痛和肢体麻木的评分无差异(p>0.05),而对寒湿症候症状如肢体发凉、腰冷痛和舌象的改善较明显;针刺组则相反,治疗前腰痛与不适的平均分为2.45±0.51,治疗后腰痛与不适指标平均分为0.65±0.59,针刺对于局部疼痛改善明显。
  结论:
  经统计学研究证实,单独针刺和单独服用中药对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针药结合组则分别与前两组的总有效率有差异。但针刺组对于本病证患者的下肢麻木和腰部疼痛的症状缓解较为明显,中药组对局部症状的疗效较弱,而对患者由于寒湿邪气导致的兼有症状疗效显著。针药结合组则综合了前两组的优势,止痛止麻及其它全身症状的改善都较为突出。结论表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证的治疗手段不能有所偏颇,针药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特色,增强疗效,减少治疗频次,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