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6h】

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文献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国医学文献研究

1.1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概述

1.2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分型

1.4 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2 现代医学文献研究

2.1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概述

2.2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分期

2.4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

2.5 西医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第二部分 针刺和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文献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方法

1.1 纳入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检索策略

1.4 文献筛选

2 质量评价和数据综合

2.1 质量评价

2.2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纳入研究基本情况

3.2 经络腧穴使用情况

3.3 偏倚风险评价

3.4 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3.5 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

4 论

5 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支气管哮喘,又称气喘,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气道上皮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很多且见效快、效果佳,如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基因治疗等,但部分治疗价值不菲。而中医是在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指导思想下论治,具有价格低廉、绿色安全、简便易行的优势,特别是针灸治疗。目前,我国有关于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日益增多,那么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该类文献,客观评定针灸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临床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研究采用循证医学和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了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和文献计量情况,以供其他学者借鉴和参考。本研究拟通过运用文献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或灸法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析,从而得出针刺与灸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为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提供循证医学方面的证据,从而更好得为临床服务。
  方法:
  依据统一的检索策略,检索针刺或灸法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共检索到1799条文献记录,其中CNKI487篇、CBM674篇、WF638篇。我们纳入所有以中文发表,且以针刺或灸法为主要干预措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全文后,最终纳入55篇以针刺或灸法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其中23篇关于灸法,32篇关于针刺。所有文献发表的时间范围为1994年-2016年1月20日。用预先设定的数据提取表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Risk of Bias工具评价对纳入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即:①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方法是否正确;②是否进行分配隐藏,方法是否正确;③是否采用盲法,对哪些人实施了盲法;④有无失访或退出;⑤是否存在选择性报告结局;⑥其他偏倚。由2名研究人员各自独立进行数据提取与文献质量评价,然后进行交叉核对,若遇到意见不统一时,可通过两者讨论或咨询另一位研究人员解决。统计学方法处理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比值比(Odd Ratio,O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若测量单位不同时采用标准化均数差SMD(standardizedmean difference),各效应量均以95%CI表示。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异质性(P<0.1,I2>50%)时,分析异质性来源。如果研究间存在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必要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结果:
  55篇已纳入的文献中,共使用腧穴频次为358次,涉及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厥阴肝经等10条正经,督脉、任脉等2条奇经八脉,58个经穴和1个经外奇穴。根据由高到低的顺序,统计出最常使用的经络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任脉、手太阴肺经等。最高频次使用的腧穴分别为:肺俞、大椎、定喘、膻中、脾俞、肾俞、风门、足三里、列缺等。以针刺为主的研究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率和改善肺功能PEF、肺功能FEV1、肺功能FEV1%、肺功能FVC、肺功能FEV1/FVC、症状体征积分等方面,干预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灸法为主的研究其临床疗效较不稳定,且多以单一研究为主。在不良反应方面,针刺、灸法和常规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次数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针刺或灸法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原始研究整体实验设计质量较差,存在一定偏倚风险。
  结论:
  该系统评价着眼于以针刺或灸法为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或灸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在合并分析结果中,热敏灸的疗效优于常规灸法(MD0.64,[0.02,1.25]),针刺优于常规治疗(RR1.09,[1.01,1.17]),子午流注针法优于常规针刺疗法(RR1.24,[1.06,1.46]),但还需要结合证据质量进行合理解读。此外,目前研究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关注较少,所以未来研究还需要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最后,现阶段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较差,无法为该结果提供高可信度,未来研究除了需要进一步提升临床试验的质量,还需要提升试验结果的报告质量,才能更好的判断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