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6h】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概况

1.1.1 西医药物治疗

1.1.2 强直性脊柱炎的非药物治疗

1.1.3 手术治疗

1.2 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概况

1.2.1 中医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2.2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辩证分型

1.2.3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治疗

1.3 述评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基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病例剔除标准

2.1.6 病例脱落标准

2.1.7 终止试验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及对照

2.2.2 治疗方案

2.2.3 观察指标

2.2.4 治疗周期、观察时点

2.2.5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

2.2.6 伦理问题及受试者依从性

2.2.7 病例剔除与脱落

2.2.8 数据分析

2.3 临床疗效评定

2.3.1 总体疗效评定标准

2.3.2 中医症候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纳入研究的受试对象一般资料的分析

3.1.1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较

3.1.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的比较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疼痛VAS评分、外周关节肿胀积分、晨僵时间、BASFI评分的变化情况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具体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3.3 临床疗效评定

3.4 安全性评估

第四章 讨论

4.1 探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机制

4.1.1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

4.1.2 中医诊疗思路浅析

4.2 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为日后对该疾病的中医治疗开拓更广阔的思路并提供临床基础。
  方法:
  在出门诊以及在住院部的临床实习过程里,收集与本试验要求相符合的相关患者信息,并予以随访和跟进病情发展,遴选出40例符合试验入选要求的AS患者,利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平均分成西药组(对照组,20例)、中药联合西药组(试验组,20例),分别追踪并记录其治疗前与治疗三个月后、治疗六个月后的外周关节肿胀评分、VAS评分分值、BASFI评分分值、BATH评分分值,再参照卫生部药政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予以统计分析,客观评价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
  结果:
  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自的BASFI、VAS、BATH的评分分值和晨僵时间在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月后,与首诊相比较都有较显著统计学差异(BASFI、VAS、BATH的评分分值、晨僵时间等检测指标p<0.01)。两组患者的外周关节肿胀评分从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与首诊相比,差异数的标准差是0,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2、从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自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指标数值来看,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的两项指标相对于首诊时的数值,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
  3、两组组间的晨僵时间、BASFI、VAS以及BATH评分分值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晨僵时间、BASFI、VAS以及BATH评分分值等检测指标p>0.05)。
  4、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中医症候临床疗效评俭结果方面,两组的总有效率都是90%;但在结合西医评分标准的总体疗效评定结果上,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试验组有效率达80%,而对照组的为55%。
  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总共40名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未有明显的异常变化,未有明显不良反应,肝脏和肾脏的相关功能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未提示有明显受损表现。
  结论:
  桂枝加葛根汤能够较好地减轻AS患者的疼痛、晨僵以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是对该顽疾有一定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目前海内外对AS的诊疗方案亦主要围绕消炎止痛以及靶向治疗等为主,但相对副作用较大,用药剂量、时长仍存争议,而且治疗费用较高。本研究提示配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能有效地缓解西药及生物制剂的副作用,同时对该疾病的治疗起到显著的疗效,体现了中医药治疗AS的临床优势,除此以外还能够大大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因此日后于临床上可尝试辩证使用桂枝加葛根汤配合西药治疗AS。但由于样本容量较小,其是否可以长远控制病情、甚至逆转骨质破坏仍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及长期的观察与随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