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花穴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6h】

四花穴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西医研究概况

1.1.1 失眠的病理机制

1.1.2 失眠的治疗

1.2 中医研究概况

1.2.1 失眠的病因病机

1.2.2 失眠的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受试者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终止标准

2.3 研究方法

2.3.1 样本量计算

2.3.2 治疗方案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4 数据统计

2.5 研究结果

2.5.1 试验病例入选及完成情况

2.5.2 一般资料分析

2.5.3 病情特征比较

2.5.4 疗效评价

2.6 结果分析

2.6.1 基线分析

2.6.2 中医证候总评分分析

2.6.3 PSQI各因子及总评分分析

2.6.4 失眠症状总评分分析

2.6.5 疗效分析

第三章 讨论

3.1 四花穴选穴理论依据

3.2 失眠的中医认识

3.3 穴位注射的机理探讨

3.4 评估量表的选择

3.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运用四花穴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探讨此方法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运用四花穴提供新的操作方法。目前有关运用穴位注射治疗失眠的研究已有很多,亦有研究通过四花穴来治疗失眠,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然而四花穴在临床运用中多采用灸法和刺络拔罐的方法,还未见到有报道使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所以本课题选择穴位注射四花穴为主的治疗手段,创新了四花穴的操作方法,可为临床治疗失眠症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方法:
  将2015.06-2016.01在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及病房患者,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90例。按就诊先后次序进行编号,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结合普通针刺)、对照组1(普通针刺)和对照组2(穴位注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主穴:膈俞、胆俞、安眠、神门、内关、百会。配穴:心俞、脾俞、三阴交。对照组1主穴:安眠、神门、内关、百会,配穴:心俞、脾俞、三阴交。对照组2取穴:膈俞、胆俞。安眠、神门、内关、百会、心俞、脾俞、三阴交等穴位常规针刺,手法采用平补平泻,留针时问是30min。膈俞和胆俞采用穴位注射,一次注射一侧,下次注射对侧。
  一个疗程是四周,每周患者被治疗三次,选择一个疗程作为观察期。患者被要求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填写量表,用来评估疗效,具体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中医证候积分表和失眠症状评分表。
  成果:
  分别对3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劳动结构进行分析比较, P均>0.05,说明三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三组的PSQI各因子及总评分的组间比较、中医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经过统计分析,两者的差别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经统计分析三组的PSQI各因子及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在治疗组与对照1和治疗组与对照组2比较中,总评分的组间差异都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均<0.05)。在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中,总评分的组间差异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中,经过秩和检验,可以得出P<0.05,说明三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三组的PSQI的疗效比较中,经过经秩和检验,可以得出P<0.05,说明三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三组的失眠症状改善情况的疗效比较中,经过秩和检验,可以得出P<0.05,说明三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时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中,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研究中,穴位注射结合普通针刺法、普通针刺法和穴位注射法三种方法,均取得了明确的临床疗效。
  在治疗相同疗程后,穴位注射结合普通针刺法的整体疗效和长期疗效均较其他两种疗法好,尤其是在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睡眠效率、延长睡眠时间等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