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体外抗HIV-1的效果
【6h】

五种中药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及其组方体外抗HIV-1的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艾滋病的研究进展

1.1.1 艾滋病的概述

1.1.2 HIV-1的病毒结构

1.1.3 HIV-1的复制周期及其致病机理

1.1.4 HIV-1逆转录酶的结构及其功能

1.1.5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分类

1.2 中医药对于艾滋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1.2.1 概述

1.2.2 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

1.2.3 单味中药有效部位研究进展

1.2.4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研究进展

1.2.5 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1.2.6 相关中药的研究进展

1.3 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1.3.1 毒理学概述

1.3.2 急性毒性试验概述

1.3.3 急性毒性替代法-上下法(UDP)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2.1 材料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的制备

第三章 中药提取物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研究

3.1 材料

3.1.1 试剂

3.1.2 实验药物

3.1.3 实验动物

3.2 提取物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实验预实验

3.2.1 预实验

3.2.2 主试验(正式试验)

3.3 实验结果

3.3.1 统计学处理

3.3.2 1号、2号提取物结果

3.3.3 3号、4号、5号提取物的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比例组合的有效部位和单一有效部位间的量效关系比较实验

4.1 实验材料

4.1.1 病毒株

4.1.2 细胞株

4.1.3 中草药提取物有效部位

4.1.4 齐多夫定

4.2 实验试剂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溶液制备

4.3.1 缓冲液PBS

4.3.2 营养素

4.3.3 抗生素

4.3.4 培养基

4.3.5 0.02 μ mol/L AZT储存液

4.3.6 荧光定量PCR试剂

4.4 实验方法

4.4.1 有效部位筛选模型

4.4.2 有效药物的药效实验

4.5 结果

4.5.1 1号、2号、3号、4号、5号提取物的量效关系实验

4.5.2 3号、4号、5号提取物与不同组方的量效关系实验

4.5.3 3号提取物与加入补益类中药的组方间的量效关系实验

4.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syndrome)),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引起的致死性疾病[1]。天然产物的抗艾滋病研究也悄然而起且日益增多,从丰富的中药资源中筛选出有效的抗艾滋病药物,进一步筛选有效成分及活性部位也成为当前抗艾滋病药物研发的一个热点。
  将多种中药提取物依据毒性大小配伍并结合补益类中药,更好地发挥组方抗HIV-1的作用,这可成为中药复方制剂一个新的切入点。
  目的:
  1、研究中药提取物鸦胆子石油醚(1号提取物)、榧子石油醚(2号提取物)、牵牛子石油醚(3号提取物)、牵牛子氯仿(4号提取物)、牵牛子正丁醇(5提取物)的急性毒性,为药用提取物的的开发提供安全性评价基础,为提取物复方制剂的研究探索引入新的切入点。
  2、研究多种中药提取物急性毒性,依据毒性大小配伍并结合补益类中药,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中药提取物组方抗HIV-1的作用。
  方法:
  1、中药提取物鸦胆子石油醚(1号提取物)、榧子石油醚(2号提取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是进行最大耐受量测定,连续观察14天动物的体重,死亡,一般状态和毒性体征;3号、4号、5号提取物采用急性毒性替代法上下法,连续观察14天以上动物的体重,死亡,一般状态和毒性体征,通过AOT425StatPgm程序计算出LD50值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
  2、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方法(RT-PCR)进行各提取物及不同组方的量效关系比较。
  结果:
  1、急性毒性试验中,1号提取物和2号提取物进行最大耐受量(MTD)试验时,未观察到动物死亡、运动行为,反射、自主运动、毛发等异常表现,且1号提取物和2号提取物的MTD以生药计分别为2900g/kg、21000g/kg。3号、4号、5号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毒性症状,3号、4号、5号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分别是3758mg/kg、325.5mg/kg、1098mg/kg,表明3种提取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大小:4号提取物>5号提取物>3号提取物。
  2、量效关系比较中,依毒性大小配伍的B组方对HIV-1的抑制作用强于按均等比例配伍的C组方对HIV-1的抑制作用。但无论按急性毒性配伍的B组方,还是按均等比例配伍的C组方,与所有单味提取物比较,特别是与对HIV-1有显著的抑制效果的3号提取物比较,在剂量1ug/ml~16ug/ml间,组方对HIV-1抑制效果多弱于3号提取物或与3号提取物等效。加入适量淫羊藿和人参补益类中药配伍后,BR组方(即加入人参的B组方)和A组方(加入淫羊藿的B组方)与3号提取物的细胞内HIVRNA表达量在浓度0.25ug/ml~16ug/ml间未有显著差异,AR组方(即加入淫羊藿和人参的B组方)与3号提取物的细胞内HIVRNA表达量在浓度4ug/ml~16ug/ml浓度间有显著差异,说明AR组方在4ug/ml~16ug/ml浓度间对HIV-1抑制作用强于3号提取物对HIV-1抑制作用。BR组方、A组方AR组方与3号提取物的上清病毒载量在1ug/ml~16ug/ml间未有显著差异。但AR组方,细胞内HIVRNA表达量和上清中病毒载量均呈现低于3号提取物、B组方、BR组方、A组方的趋势。
  结论:
  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中,中药提取物鸦胆子石油醚(1号提取物)、榧子石油醚(2号提取物)、在文章实验条件中未表现出明显急性毒性症状。牵牛子石油醚(3号提取物)、牵牛子氯仿(4号提取物)、牵牛子正丁醇(5提取物)均不同程度表现出了急性毒性症状。根据提取物的急性毒性结果配伍的B组方比按均等比例配伍的C组方对HIV-1的抑制作用作用大,这说明了按提取物毒性大小配伍的B组方是存在合理性的。但B组方、C组方在抑制HIV-1效果上,弱于对HIV-1抑制效果显著的3号提取物,或与3号提取物等效,这表明组方均未发挥出明显抑制HIV-1的协同作用。加入适量淫羊藿和人参补益类中药后,BR组方、A组方与3号提取物在细胞内HIVRNA表达量和上清中病毒载量未有显著差异,但AR组方细胞内HIVRNA表达量和上清中病毒载量呈现低于3号提取物、B组方、BR组方、A组方的趋势。这启示我们,体外抗HIV-1中药提取物组方应结合药物毒性、兼具解毒和提高免疫力的多个方面考虑,方可能进一步发挥提取物组方的功效。虽加入人参和淫羊藿后的中药提取物组方并未呈现连续的剂量依赖性,各组方在体内效果不一定与体外效果一致,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