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腰三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腰三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1 传统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认识

1.1.2 传统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古代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原则

1.1.4 现代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论治

2.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2.1.2 腰椎间盘的解剖构成及生理功能

2.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

2.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2.1.6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1.7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标准

2.1.2 治疗方案

2.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2.1.4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1.1 病例收集情况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1 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量化评分比较

3.1.2 两组患者简式Mcq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3.1.3 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

3.1.4 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研究设计思路

2.1 关于要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

2.1.1 现代医学的解剖学基础

2.1.2 传统中医学的脏腑、经络基础

3.1 关于治疗方法

3.1.1 电针治疗

3.1.2 温针治疗

3.1.3 关于选穴

4.1 观察量表及结果的讨论

4.1.1 JOA下腰痛评分量表

4.1.4 临床疗效探讨

5.1 创新点

6.1 不足与展望

第五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比较腰三针温针和腰三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按照简单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过4周治疗,通过JOA下腰痛量表、简式Mcq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疗效差异。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位、病程、中医证候分型、JOA下腰痛量表、简式Mcq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下腰痛量表、简式Mcq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活动能力;而治疗后的三种量化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
  结论:
  腰三针温针和腰三针电针均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程度、临床体征、日常生活工作能力、腰部活动能力,而且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