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6h】

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一、流行病学

二、病因研究

三、发病机制

四、临床诊断及评定

五、临床治疗

第二节 中医学研究概况

一、中药疗法

二、针刺疗法

三、艾灸疗法

四、推拿治疗

五、特色疗法

六、综合疗法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概况

一、理论的结合

二、实践的结合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病例采集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标准

六、退出(脱落)标准

七、中止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案

一、样本含量

二、随机分组

三、试验器材

四、治疗方案

五、观察指标

六、突发情况处理

七、混杂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

八、统计学方法

一、基线数据比较

二、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节 分析讨论

一、关于毫火针和Bobath疗法的讨论

二、关于治疗选穴的讨论

三、关于临床研究评定量表选择的讨论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临床疗效

二、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一、治疗方法

二、治疗选穴

一、研究样本

二、随机和盲法问题

三、评定量表的选择

四、随访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是中风病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把针刺和现代康复技术具体规范到毫火针疗法和Bobath疗法,拟通过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对比观察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和单纯Bobath疗法对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患者肌张力障碍、躯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作用及影响。试图探索一种临床疗效更佳、可操作性更强、价格更优廉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优化康复治疗方案,并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依据,进一步提高临床总体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病痛和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
  本研究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先后选取8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Bobath疗法。两组患者每天进行1次治疗(周日除外),每2周为1疗程,前后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①肌张力障碍: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MAS);②躯体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MBI)。观察患者肌张力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和日常生活能力障碍改善程度,综合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
  本次研究共收集病例80例。在整个试验和治疗过程中共脱落3人。治疗组脱落2人,对照组脱落1人。
  (1)基线比较:①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进行比较,经过卡方检验,x2=0.1225,P=0.7263>0.05,提示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和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的年龄组成进行比较,经t检验,t=0.2310,P=0.8180>0.05,提示两组患者年龄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的病程和治疗前MAS评级、FMA评分、MBI评分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提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基线比较差异较小,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2)疗效比较:①总有效率:以患者FMA评分为标准,治疗组8人显效,17人有效,8人进步,5人无效,总有效率86.84%;对照组5人显效,9人有效,18人进步,7人无效,总有效率82.05%。经秩和检验u=-2.1095,P=0.0349<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两组患者各自比较治疗前后MAS评级、FMA评分、MBI的评分,采用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两组患者治疗后MAS评级、FMA评分、MBI评分和提高值进行对比,采用统计学检验,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和单纯Bobath疗法均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瘫痪肢体的痉挛程度,提高躯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2)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疗效优于单纯Bobath疗法,总有效率高于单纯Bobath疗法,能更好地缓解患者肢体痉挛,提高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毫火针结合Bobath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疗法,可优化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康复治疗方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