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中西医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效的相关因素
【6h】

从中西医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效的相关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国外最新研究及进展

1.1.1 现代医学对ITP认识的历史沿革

1.1.2 现代医学对ITP发病机制认识

1.1.3 ITP治疗及相关概念

1.1.4 近年来现代医学对ITP治疗无效研究阐述

1.2 祖国医学对ITP认识

1.2.1 病名的认识

1.2.2 病因病机认识

1.2.3 传统医学对ITP辨证分型及治疗要点

1.2.4 现代医学对ITP辨证论治

1.2.5 中成药及其中药提取物治疗ITP

1.2.6 难治性ITP中医治疗及其证型分析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

2.2 研究步骤

2.2.1 病例选择

2.2.2 资料收集

2.3 统计方法

2.4 结果与结论分析

2.4.1 一般资料统计

2.4.2 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性比较

2.4.3 两组间外周血象比较

2.4.4 两组间病程比较

2.4.5 两组间合并症的比较

2.4.6 两组间中医证型比较

2.4.7 两组间巨核细胞比较

2.4.8 不同中医证型与骨髓巨核细胞间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外周血象与ITP

3.2 感染与ITP

3.3 病程与ITP

3.4 骨髓巨核细胞与ITP

3.5 中医证型与ITP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无效的相关因素,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判断ITP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
  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试验研究,筛选出2007年1月-2017年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2007年在意大利维琴察举行的专家共识会议明确提出的ITP的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按其应答标准选出符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无效组数例,并选取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组数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PLT)、治疗前白细胞计数(WBC)、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LYM)、病程、是否合并新近感染、既往是否具有肝炎病史、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计数及分型和按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优势病种诊疗规范》辨证治疗的中医证型等数据资料。运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两组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治疗前白细胞计数、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病程、是否合并新近感染、既往是否具有肝炎病史、骨髓涂片中巨核细胞计数及分型和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数、治疗前白细胞数、治疗前淋巴细胞、抗ANA+或(和)抗ssA、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2.激素治疗无效组持续性ITP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组,急性ITP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有效组,两组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激素治疗无效组合并感染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组,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4.激素治疗无效组与有效组骨髓涂片巨核细胞分布明显不同,无效组幼稚型巨核细胞与产板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有效组,颗粒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有效组,两者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裸核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在无效组与有效组无明显差异(P>0.05)。
  5.ITP患者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证型为主,阴血火旺、血热妄行次之,肝不藏血、风热伤络第三;激素治疗无效组中医证型以气不摄血、阴虚火旺为主,各中医证型中,阴血火旺者疗效最差(P<0.05)。
  6.骨髓涂片巨核细胞计数或巨核细胞分型与中医证型分布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
  病程3-12月、合并感染、骨髓涂片幼稚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低、颗粒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高、产板型巨核细胞所占比例低、中医证型为阴虚火旺是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高危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