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采用生物和化学组合技术合成聚硅硫酸铁混凝剂的研究
【6h】

采用生物和化学组合技术合成聚硅硫酸铁混凝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混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聚合硅酸硫酸铁的制备方法的研究

1.2.2聚合硫酸铁的制备方法研究

1.2.3氧化亚铁硫杆菌的研究进展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4主要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1.5创新之处

第二章实验研究方法

2.1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菌种筛选

2.1.2细菌培养基

2.1.3主要实验药品

2.1.4仪器

2.2实验方法

2.2.1菌种分离纯化方法

2.2.2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鉴定

2.2.3细菌细胞数量的测定

2.2.4铁浓度的测定

2.2.5高效氧化亚铁硫杆菌的选育

2.2.6人工浊液的配制

第三章菌种的分离以及高效菌种的选育

3.1菌种富集和分离

3.1.1菌种富集与筛选

3.1.2菌种的鉴定

3.2 T.f的特性研究

3.2.1 T.f菌生长曲线以及Fe2+的氧化

3.2.2 pH对T.f亚铁氧化的影响

3.2.3温度对T.f亚铁氧化的影响

3.2.4接种量对T.f亚铁氧化的影响

3.3耐受低pH菌种的自然选育

3.4紫外诱变

3.5结果和讨论

3.5.1菌体形态观察结果以及革兰氏染色结果

3.5.2 T.f生长曲线的绘制以及Fe2+的氧化

3.5.3初始pH对氧化Fe2+的影响

3.5.4温度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

3.5.5接种量对细菌氧化Fe2+的影响

3.5.6耐受较低pH的定向培育

3.5.7紫外诱变效果

3.5.8诱变前后菌种氧化活性的比较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T.f菌生长动力学研究

4.1菌种

4.2方法

4.2.1原理

4.2.2实验方法

4.3结果与讨论

4.4小结

第五章T.f菌悬浮培养制备聚合硫酸铁的研究

5.1菌种

5.2实验装置

5.3实验方法

5.3.1生产工艺流程

5.3.2微生物的适应性

5.3.3原液/料液的最佳比例

5.3.4最佳酸度的确定

5.3.5通气量对反应的影响

5.4结果与讨论

5.4.1 T.f菌的适应性

5.4.2最佳母液/料液比例

5.4.3最佳pH确定

5.4.4通气量对制备聚合硫酸铁的影响

5.4.5总铁量不同的聚合硫酸铁的制备

5.5小结

第六章T.f菌的固定化培养制备硫酸铁的研究

6.1材料

6.1.1菌种

6.1.2培养基

6.1.3固定化反应器以及材料

6.2细菌的固定化

6.3结果与讨论

6.3.1 pH值对固定化的影响

6.3.2通气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

6.3.3悬浮培养与固定化培养Fe2+氧化的比较

6.3.4总铁量不同的聚合硫酸铁的制备

6.3.5培养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和总铁的变化

6.4小结

第七章聚合硅酸硫酸铁的制备以及应用效果

7.1聚合硅酸硫酸铁的制备

7.2聚合硅酸硫酸铁的除浊效果

7.3不同混凝剂的除浊效果比较

7.4结果与讨论

7.4.1 Fe3+/SiO2摩尔比对除浊效果的影响

7.4.2 PFSS用量对除浊效果的影响

7.4.3 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7.4.4 PFSS除浊对比实验

7.5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独创性声明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工业硫酸亚铁为原料,通过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氧化作用制备硫酸铁,与聚合硅酸复合得到一种制备聚硅酸硫酸铁的新方法。应用该法制备的混凝剂来处理模拟废水,效果良好,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极端酸性条件自然筛选出氧化亚铁硫杆菌,研究了pH、温度、接种量等对原始菌种的迟缓期的影响, 本实验中采用丙纶纤维作为固定化的载体,通过吸附法来固定化细胞,研究了pH值对固定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1.8时对固定化过程较为有利。过高的初始Fe2+浓度,不仅降低平均氧化速度,载体上也容易形成沉淀。最后研究了聚合硅酸硫酸铁的制备以及应用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