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
【6h】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内容

1.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2.1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2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2.2.1 制造业的相关理论

2.2.2 物流业的相关理论

2.2.3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第三章 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

3.1 制造业发展现状

3.1.1 制造业总体运行状态

3.1.2 制造业集群式发展

3.1.3 制造业发展面临问题

3.2 物流业发展现状

3.2.1 物流业总体运行状态

3.2.2 物流业发展基础

3.2.3 物流业发展优势

3.2.4 物流业发展劣势

3.3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现状

3.3.1 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差距

3.3.2 制造业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程度低

3.3.3 物流业发展的局限性

第四章 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4.1 制造业与物流业生产总值数据

4.2 平稳性检验

4.3 协整检验

4.4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第五章 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协调性评价

5.1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性评价模型

5.1.1 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思路

5.1.2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序度

5.1.3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度模型

5.1.4 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5.2 协调性指标评价体系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指标标准化处理

5.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5.3 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协调性分析

5.3.1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有序度计算

5.3.2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度计算

5.3.3 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综合分析

第六章 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策略

6.1 促进珠三角物流业集群式发展

6.2 加强珠三角制造业子行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6.3 发挥珠三角区位优势加速物流业有序发展

6.4 选择"主动-主动"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模式

6.5 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网络联系模式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课题

声明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快速发展,珠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其自主研发能力弱,产品附加价值低,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然。物流业属于国民经济中的第三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从2007年首届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大会在上海召开,国家已经陆续召开了四届全国两业联动发展大会,主要就是为了促进两业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选择“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珠三角两业的发展现状、相关关系和协调发展水平,提出促进珠三角两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本文从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内涵、机理、建模测算及珠三角地区两业联动发展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两业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文献,归纳了两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现阶段发展水平和两业协调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两业的相关关系,进而借鉴物理学中“耦合度”的概念,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珠三角地区两业协调发展水平,最后提出了促进珠三角地区两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
  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是物流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物流业发展,而物流业发展不是制造业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表明物流业的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贡献度相对较低。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增长的趋势,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而其协调发展水平经历了低水平耦合阶段、颉颃阶段和磨合阶段,最终达到高水平发展阶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