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波与太阳辐射联合再生的固定除湿床除湿及再生性能研究
【6h】

微波与太阳辐射联合再生的固定除湿床除湿及再生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Guangdong University o

microwave and solar radiation

study

摘 要

单纯太阳辐射再生具有效率低、再生时间长等缺点。本文将微波与太阳辐射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微波和太

实验测试结果表明:除湿过程中,除湿过程刚开始时,各种工况的除湿量最大,在前150min内除湿量急剧下

本文还对比分析了除湿床在纯太阳辐射和微波与太阳辐射联合再生两种再生方式下的再生性能,对比结果表明:微

根据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建立了除湿床的再生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其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试值的平

ABSTRACT

目 录

摘 要

第四章 再生性能研究

4.4 单位能耗量

致谢

Contents

Abstract

4.1 Dry base wate

Suggestion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固体除湿系统的分类

1.2.1转轮除湿

1.2.2固定床除湿

1.3再生方式

1.4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案

2.1 除湿床的工作原理

2.2.1除湿床结构

2.2.2实验测试装置

2.2.3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2.3.1测点布置

2.3.2实验步骤及测试工况

2.4本章小结

OLE_LINK205

3.1除湿量

3.2除湿效率

3.3除湿速率

3.4除湿模型

为了掌握新型除湿床的除湿规律,方便除湿床在工程上的应用,本文建立除湿床的除湿量在某一工况下随除湿时

3.4.1 模型的建立

3.4.2 除湿模型验证

3.4 本章小结

本章研究新型除湿床的除湿性能,将不同工况的空气通入除湿床,测量进出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除湿过程中

(1)除湿过程刚开始时,各种工况的除湿量最大,在前150min内除湿量急剧下降,150min后下降速

(2)进口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可以影响初始阶段的除湿效果,但是对总的除湿量的影响较小;

(3)规定本除湿床的有效除湿时间为360min;

(4)在除湿的初始阶段,除湿效率急速下降,当初除湿进行了200min后,除湿效率下降速率变缓慢,最后

(5)对比工况1和工况4,在进口空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工况4下除湿床的最大除湿效率比工况1下的大2.

(6)除湿速率在除湿的初始阶段达到最大,随着除湿时间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其降低速率有快到慢,最后除湿速

(7)对比工况1和工况4,在进口空气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工况4下除湿床的最大除湿速率比工况1下的大0.

(8)除湿床在0~100min,100~200min,200~300min,300~400min,4

(9)根据实验工况,总结出当进口空气温度在26~30℃内,相对湿度在80~90%内时,本除湿床在除湿

(3-5)

(3-6)

并对该计算模型进行验证,得到平均误差为17.28%,说明该公式可以很好的描述除湿床除湿量的变化规律。

第四章 再生性能研究

4.1 干基含水率

4.1.1不同微波功率下的干基含水率

4.1.2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干基含水率

4.2 再生速率

4.2.1不同微波功率下的再生速率

4.2.2 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再生速率

4.3 再生度

4.3.1 不同微波功率下的再生度

4.3.2 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再生度

4.4 单位能耗量

4.5 能源利用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再生方式比较

5.1 再生量比较

图5-1显示了6种再生工况下,除湿床的再生量随再生时间变化的曲线,通过实验可知,(1)不论是纯太阳辐

(2)在纯太阳辐射再生中,500W/m2太阳辐射强度下除湿床的最大再生量比300W/m2太阳辐射强度

(3)在纯太阳辐射再生工况下,当太阳辐为700W/m2时,除湿床的最大再生量最大为762g,而微波与

5.2 有效再生时间比较

(2)微波与太阳辐射联合再生工况下,除湿床的有效再生时间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大而减少,原因在于微波发生

(3)纯太阳辐射工况下除湿床的平均有效再生时间比微波与太阳辐射联合再生工况下的小235min,说明如

5.3 床层再生温度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再生机理及再生模型分析

6.1 再生机理分析

6.2 再生模型的建立

6.3 再生模型的验证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1].唐文娟. 浅谈中国建筑能耗现状[J]. 城乡建设, 2010(25):86-86.

[2].崔文盈. 温湿度独立控制溶液除湿空调系统的理论研究及技术方案论证[D]. 重庆:重庆大学,2007.

[15].王剑. 热泵废热再生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性能研究[D]. 镇江:江苏大学,2015.

[16].郝红,刘晓媛,于国鑫. 基于PV/T和GHP再生的除湿转轮空调系统的仿真研究[J]. 建筑科学,20

[17].冉广鹏,傅允准. 基于WinCC和S7—200PLC的转轮除湿多点温湿度监测系统[J]. 轻工机械,

[29].Hwang K S, Jun J H, Lee W K. Fixed-bed adsorption

[30].宋颖韬,党明岩,王鼎雯. 活性炭固定床吸附苯蒸汽的数值模拟[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7,36

[31].姚晔,陆志,连之伟. 固体除湿剂超声波再生可行性实验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42(

[32].聂欣,曾贵东,刘成龙. 饱和活性炭物理类再生方法的研究现状[J]. 现代化工, 2017(2):51

[33].吴琪,宋乾武,曾燕艳. 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 中国环保产业, 2011(10):

[37].Pramuang S, Exell R H B. The regeneration of silic

[42].程东祥,应海宁,陈静. 除湿硅胶超声波再生节能性能实验研究[J]. 环境工程,2014,32(11)

[43].杨坤. 基于超声技术的固体除湿剂再生机理研究[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4.

[55].Jones D A, Lelyveld T P, Mavrofidis S D, et al. Mi

[56].G. Roussy, P. Chenot, Selective energy supply to a

[57].Fang C S,Lai Peter M C. Microwave regeneration of

[58].J.A. Menéndez, E.M. Menéndez, A. García, J.B. Parr

[59].Ania C O, Parra J B, Menéndez J A, et al. Effect o

[60].Polaert I, Estel L, Huyghe R, et al. Adsorbents re

[61].Polaert I, Ledoux A, Estel L, et al. Microwave Ass

[62].范乐乐. 微波加热除湿技术的研究及在蒸发冷却空调中的应用[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63].Demir H. The effect of microwave regenerated adsor

[64].李绍秀,潘志彬,张志强. 载Ca磁性碳纳米管的预超声微波再生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66].Shamim J A, Hsu W L, Kitaoka K, et al. Design and

[67].Niu J L, Zhang L Z. Effects of wall thickness on t

[68].Zhang L Z, Niu J L. Performance comparisons of des

[69].Mao, H.P.; Zhang, X.D.; Xue, L.I.; Zhang, Y. Model

[70].Zhao Y.; Dai, Y.J.; Ge T.S.; Wang, H.H.; Wang, R.Z

[71].Niu, J.L.; Zhang, L.Z. Effects of wall thickness o

[72].郑瑞佩,唐钰成,李祥发. 吸湿材料利用太阳能再生的研究[J].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87(1):4

[74].SOYSAL Y. Microwave d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s

[76].刘坤,鲁周民,包蓉. 红枣薄层干燥数学模型研究[J]. 食品科学,2011(15):80-8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研究生期间的三年转眼而逝。由衷感谢我的导师杨晚生教授对我的教育,杨老师在这三年里

在研究生生涯的三年中,杨老师从课题的选择,实验的进行和分析方面都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并在论文的书写过程

感谢所有给予我指导、支持、帮助、关心和鼓励的人。最后,感谢各位专家教授评阅本论文并给出意见,感谢你们

2018年5月于广州大学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文辉;

  • 作者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
  • 学科 建筑与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晚生;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微波; 太阳辐射; 再生; 固定; 除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