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油河老君庙段土壤石油污染及修复植物筛选研究
【6h】

石油河老君庙段土壤石油污染及修复植物筛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老君庙油田土壤石油污染状况

第三章植物样品中石油污染物含量的重量法研究

第四章土壤和植物样品石油污染物含量的紫外法研究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附图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几十年石油开发历程中,由于生产、储存和运输造成大量原油溢出和排放,使石油河老君庙段土壤石油污染极其严重。而该地一些植物在石油污染环境中仍能茁壮生长,证明这些植物有很强的耐受石油污染能力。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分析该地土壤石油污染状况并筛选相应的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植物,以助于治理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保护未污染土壤和水资源,为西北干旱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选择重量法和紫外法对石油河老君庙段不同地点石油污染土壤及其对应生长植物中石油污染物含量和分布进行研究发现:石油河老君庙段土壤石油污染严重,并存在向周围和深度迁移、扩散现象。土壤石油污染物含量,储油池最高,其次是石油渗聚出露区,再次是豆腐台储油罐下剖面土壤,河床沉积物最低,但都比延河沉积物石油污染负荷高得多。邻近污染源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高,远离污染源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低。 白杨树下土壤随着剖面深度增加,石油污染物含量逐渐减少,而土壤粒级越小石油污染物含量越高。芦苇和假苇拂子茅生长区,石油渗聚出露区2号旁土壤污染最严重,经过一定运移距离后,土壤石油污染物含量都减少,而芦苇生长区减少幅度更大。 土壤石油污染物含量和土壤理化性质有一定关系。土壤总体石油污染物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正相关;白杨树之外的其他植物生长区土壤中石油污染物含量与大于1mm粒级土壤占全土比例显著正相关,和小于0.25mm粒级土壤占全土比例呈现负相关。 污染土壤对应植物全株石油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芦苇,其次是白杨树,再次为假苇拂子茅,最低为嵩草;植物、土壤石油污染物含量比,最高的是芦苇全株,其次是白杨根部和全株,再次是假苇拂子茅全株,最后是嵩草全株。四种植物石油污染物含量,根部都比茎叶高,根部为石油污染物主要吸收区。根部石油污染物含量,芦苇最高,其次是白杨和假苇拂子茅,嵩草最少。可见,芦苇和白杨是该地比较适合的土壤石油污染修复植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