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亚里士多德友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
【6h】

亚里士多德友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导论

第一章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友爱论概述

第二章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第三章友爱与博爱的比较

结语:友爱和博爱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及意义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爱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自然情感取向,它既体现了人对美好的、善的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形态下人的精神价值。古希腊时期哲学和伦理学思想的重要代表——亚里士多德倡导友爱的思想,他的友爱思想为随后的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扩大与延伸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但是,友爱与博爱却有根本性的区别:古希腊时期的友爱被看作衡量人的德性品质的重要内容。友爱是由人的自由意志,经过选择培养而成的,是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解释的。所以亚里士多德根据友爱双方的动机不同,把友爱分为有用的、快乐的和德性(善)的;根据友爱双方的地位不同,把友爱分为平等的和不平等的。而且友爱还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共同生活与德性等特征。而基督教的博爱既是上帝对人的恩赐,也是上帝对人发出的命令。人之爱是上帝之爱的表现,基督教的爱主要指神性的圣爱,作为人对神爱的回应——爱上帝和作为回应的神爱——爱邻人。正是这些性质上的区别,决定了友爱与博爱在“爱的范围”、“爱的动力”、“爱的运动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厘清亚里士多德友爱与基督教博爱的基本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寻找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路径。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是在世俗生活的层面上解决灵魂的净化,而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则在精神归宿层面给人一种超越性的价值关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