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h】

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大众跆拳道”定义的界定

1.2国外跆拳道发展现状

1.3国内跆拳道发展现状

1.4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文献综述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专家访谈法

3.2.3观察法

3.2.4问卷调查法

3.2.5数理统计法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兰州市大众跆拳道道馆的现状与分析

4.1.1道馆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情况

4.1.2道馆经营年限情况

4.1.3安全方面

4.2兰州市大众跆拳道会员现状与分析

4.2.1会员的年龄、性别、学历情况

4.2.2会员收入和消费情况

4.2.3会员了解跆拳道的途径

4.2.4参加锻炼的动机

4.2.5锻炼时间、次数、强度情况

4.2.6会员对教学情况的态度

4.2.7会员对跆拳道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

4.2.8会员认为道馆需要改进的方面

4.3兰州市大众跆拳道教练员队伍的现状与分析

4.3.1教练员的性别、年龄结构

4.3.2教练员的待遇情况

4.3.3教练员学历结构、段位情况

4.3.4执教年限情况

4.3.5教练员跆拳道运动的学习途径

4.3.6教练员业务学习、研究情况

4.3.7教练员的教学情况

4.4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

4.4.1政策法规不健全,主管部门太单一

4.4.2师资力量薄弱,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

4.4.3道馆的硬件设施较差

4.4.4升级考核办法和收费标准混乱

4.4.5社会对跆拳道的认可度不高

4.5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的对策分析

4.5.1加强相关政府部门间的协调管理和跆拳道协会的监督、指导作用

4.5.2加强道馆内部的管理,提高馆长的管理水平

4.5.3建立馆长、教练员培训机制,提高跆拳道从教人员专业素质

4.5.4发挥跆拳道协会的桥梁作用,加大道馆间的交流

4.5.5加强政府部门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宣传力度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6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展开▼

摘要

跆拳道又名跆跟、花郎道,是起源于古代朝鲜半岛的民间武艺,跆(TAE),意为以脚踢脚踹;拳(KWON),以拳头击打;道(DO),意指一种艺术方法,也为一种精神。跆拳道主要以腿为主,以手为辅,多采用连续攻击和快速连贯的踢法组合,非常实用,无论是作为竞技比赛还是防身自卫,都是较为理想的体育运动。跆拳道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武道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百折不屈”为宗旨,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 跆拳道分为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我国跆拳道的引进和中国跆拳道协会的建立发展是在“国家管理,依托社会,健康规范,迅速起动”的方针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中国跆拳道协会在创建国家队之初便确立了以竞技为核心,用竞技引领大众发展的思路。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陈中力克群雄获得女子67公斤以上级跆拳道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罗微和陈中分别获得67公斤级和67公斤以上级跆拳道金牌,中国在竞技跆拳道方面显示了强劲的实力。在国家队取得骄人战绩的同时,大众跆拳道在国内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国内已经有超过100 多万的跆拳道练习者,该数据不包括专业队员,有超过5000多家的跆拳道俱乐部。 然而,大众跆拳道的发展却一直处于无序的状态,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开展现状和探寻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寻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的对策,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科研方法对影响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兰州市大众跆拳道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跆拳道教练员的段位大多不高,学历水平偏低,执教年限不长,理论知识匮乏,业务学习不够,参加培训的次数不多;兰州市大众跆拳道道馆的基础设施较差;道馆的馆长安全意识淡薄,缺少必要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会员的人身保险缺乏普及,会员的训练安全和人身安全存在隐患;兰州市跆拳道道馆直接管理部门太少,政策法规不全,道馆的管理处于无序、混乱状态,道馆的开设没有有效的资格审查制度,行政管理存在盲区;道馆间的交流太少;道馆收费缺乏监督机制等。通过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充分发挥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加大跆拳道开馆资格的审查,规范大众跆拳道的市场运作;(2)发挥甘肃省跆拳道协会的桥梁和指导作用,多组织比赛、交流活动;(3)加强媒体的宣传作用;(4)加强跆拳道教练员、馆长的培训工作;(5)由甘肃省跆拳道协会制定升级考核标准和办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