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董仲舒伦理思想研究
【6h】

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董仲舒伦理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第一章 天人感应与性待教而善: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

第二章 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董仲舒伦理思想的特质

第三章 大一统及价值体系的转向: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归宿

第四章 面向正统及“绳索”之说:董仲舒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中国儒家文化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的传统,以儒家之道整合现实政治,是富有时代命运担当精神儒者的追求。先秦儒学在经世致用过程中,历经挫折,始终未能在其时的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登上官方意识形态的“宝座”。
   但值得深思的是,自汉代经学大师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便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社会达两千年之久。儒学发展史上这一重大的“变革”,固然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作为“独尊儒术”的提出者,董仲舒无疑与这一“变革”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因此,对董仲舒的思想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学在发展中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主干的历程,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反思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影响。
   我们认为,董仲舒汲取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多家思想,在“大一统”专制政治背景下对儒学进行改造,建构了以“天人感应”为形上根据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最终实现了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的致思。就伦理政治化而言,董仲舒论证的“三纲”以及由他重新诠释的“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之道,由伦常世界进入到政治领域,具有了政治功能和政治品格。“三纲”、“五常”与王道政治有机统一,开始发挥“治国平天下”的重任,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的伦理化特征。就政治伦理化而言,董仲舒提出了“任德不任刑”的施政总原则,以及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使得政治被伦理所统摄,政治表现为合伦理性。
   董仲舒的儒学是为政治服务的,其伦理思想的特质就是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我们以此特质为视角,对董仲舒的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董仲舒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变革及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石。第二部分,论述伦理与政治从悖立到整合的时代性,以及董仲舒伦理思想中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的具体表现。第三部分,对董仲舒“大一统”思想进行论述,认为董仲舒融合伦理与政治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大一统”专制政治的稳定,这使儒家价值体系发生了转向。第四部分,对董仲舒伦理思想进行评价,以期达到对董仲舒伦理思想较为全面的认识,进而对伦理政治化与政治伦理化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