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世纪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研究
【6h】

20世纪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导 言

1.1研究的缘起

1.2文献综述

1.3研究的思路

1.4研究的方法

1.5可能的创新

1.6概念界定

2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起步阶段的价值取向(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2.1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起步阶段的历史背景

2.2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起步阶段的发展模式

2.3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起步阶段的价值取向

3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化阶段的价值取向(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3.1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化阶段的历史背景

3.2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化阶段的发展模式

3.3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系统化阶段的价值取向

4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化阶段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今)

4.1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化阶段的历史背景

4.2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化阶段的发展模式

4.3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化阶段的价值取向

5 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20世纪80年代—今)

5.1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历史背景

5.2我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6 启示

6.1丰富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理念

6.2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性评价

6.3完善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方法

6.4建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指标体系

6.5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

6.6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中介组织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伴随大学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大学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对自身进行价值判断,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动向以及如何决策等,教学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关系着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以及学校的发展水平。大学教学评价已经在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是美国大学教学评价产生与发展的全盛时期,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经历了起步发展、系统化发展和制度化发展三个阶段。起步阶段以泰勒评价模式为标志,采用管理性的价值取向以制定教学目标、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主要手段;系统化发展阶段以CIPP模式和应答模式为主要标志,采用综合化的价值取向,在评价目的上呈现出为人的发展服务的评价倾向,拓宽了评价主体,评价过程系统化;制度化发展阶段是以第四代评价模式为主要标志,采用了学术化的价值取向,在理念上肯定了教学的学术地位,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我国现代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教学评价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国家政策主导、学校统一管理下的大学教师教学评价一直存在行政化的价值取向。比较中美两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与价值取向,我国应丰富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理念、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方法、建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指标体系、加强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的中介组织。

著录项

  • 作者

    周婷;

  •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安心;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世界 ;
  •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教学评价; 价值取向; 美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