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动结合桑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6h】

运动结合桑叶多糖对糖尿病大鼠骨骼肌部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抗糖尿病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糖尿病相关概述

1.1.1 糖尿病的概念

1.1.2 糖尿病的病因

1.2 糖尿病的治疗

1.2.1 运动治疗

1.2.2 药物疗法

1.2.3 饮食疗法

1.3 糖尿病与骨骼肌损伤

1.4 桑叶多糖概述

1.5 运动治疗糖尿病

1.6 桑叶多糖结合运动治疗糖尿病

2 实验研究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2.2.2 建模的机制

2.2.3 链尿佐菌素的配置

2.2.4 动物分组

2.2.5 给药方法

2.2.6 动物训练

2.3 实验的主要仪器设备、药品试剂

2.3.1 主要仪器设备

2.3.2 主要药品、试剂

2.4 实验流程及标本制备、指标检测方法

2.4.1 实验流程

2.4.2 实验标本制备

2.4.3 实验指标的检测方法

2.5 统计学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体重变化

3.2 各组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实验后的变化

3.3 实验结束后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影响下大鼠骨骼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量丙二醛的变化

3.4 实验结束后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影响下大鼠骨骼肌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

3.5 实验结束后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影响下大鼠肝糖原、肌糖原的变化

4 讨论与分析

4.1 关于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4.2 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3 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大鼠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4.4 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对大鼠骨骼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微量丙二醛的影响

4.5 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对大鼠骨骼肌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影响

4.6 运动、桑叶多糖及其结合对肝糖原、肌糖原的影响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展开▼

摘要

骨骼肌是全身利用葡萄糖的重要组织之一,研究表明葡萄糖灌注后约75%的糖被骨骼肌摄取[1],骨骼肌既是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组织,也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部位[2]。当机体血糖升高时,骨骼肌的各种类型细胞器及基质均可受损,因此骨骼肌成为糖尿病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其结果会引起肌纤维萎缩、肌容积减小[3],临床上出现肌无力、肌肉酸痛、肌肉萎缩等表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时,肌肉病变又加重了外周胰岛素的抵抗,使机体的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用stz注射大鼠再配以高脂、高糖饲料建模所致的糖尿病模型和人类Ⅱ型糖尿病极其相似[4],因此用这种模型探讨糖尿病治疗可能对治疗人类Ⅱ型糖尿病有帮助。本文试探讨通过运动和桑叶多糖结合来干预糖尿病症状大鼠,糖尿病症状是否有所好转;研究在运动及桑叶多糖的干预作用下,大鼠骨骼肌对糖的利用是否会趋于正常,是否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有利,旨在为糖尿病的治疗和控制添砖加瓦并提供一些基础性理论依据。5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安静对照组(N),剩余40只作为糖尿病模型组,按60mg/kg体重腹腔快速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正常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1%枸橼酸盐缓冲液,建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组(D),糖尿病运动组(DS),糖尿病加药组(DM)和糖尿病运动加药组(DMS),每组8只。糖尿病运动组(DS)和运动加药组(DMS)持续进行6周运动训练,强度为25m/min,每次30min,每周6天,周日休息。加药组(DM)在每日每只同时灌胃4ml含量约为40%的桑叶多糖,糖尿病安静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亦持续6周。按实验设计分别于结束前后,测定预先确定的生理生化指标:肝、肌糖原(LGL、MGL)、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SOD)、微量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清胰岛素(INS)、大鼠体重、血糖等指标。结果表明:用运动、桑叶多糖及两者结合干预后,(1)运动组(DS)、加药组(DM)、运动加药组(DMS)的肝、肌糖原(LGL、MGL)、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SOD)、血清胰岛素(INS)、大鼠体重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安静组(D);而肌酸激酶(CK)、微量丙二醛(T-MDA)、乳酸脱氢酶(LDH)、糖化血清蛋白(GSP)、血糖等均低于糖尿病安静组(D),且以运动加药组最为明显(P≤0.01)。(2)不同实验手段干预后,血糖下降趋于正常最明显的为运动加桑叶多糖组(DMS),骨骼肌利用糖的能力、清除自由基恢复正常的能力亦最好,T-SOD等水平明显上升(P≤0.01)。结论:(1)Wistar大鼠腹腔按60mg/kg体重腹腔注射STZ,可成功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且成功率较高(本实验为80%),能作为实验研究糖尿病的基础性理论依据。(2)单独的运动、桑叶多糖以及运动结合桑叶多糖手段均可应用于治疗和控制糖尿病,但后者为最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