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
【6h】

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的制备及其药物释放性能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白蛋白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1.引言

2 蛋白质的结构

3 蛋白质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4高分子-白蛋白结合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

5 总结及展望

6 本文选题的目的及其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PLA-PEG-PLA/BSA结合体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1 引言

2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PLA-PEG-PLA/BSA微球对盐酸阿霉素的控制释放性能

1 前言

2实验部分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阳离子药物载体PLEL-Ca-BSA的制备及其表征

1前言

2实验部分

3 结果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PLEL-Ca-BSA微球对阳离子药物阿霉素的控制释放及其机理

1 引言

3 结果与讨论

2 实验部分

4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与降低其毒副作用,用于结合小分子药物的高分子载体受到广泛关注。内部含有疏水空腔的生物高分子--白蛋白能够结合小分子化合物,因而被用做疏水性药物的载体。但蛋白质分子有一些缺陷,如稳定性不高、易变质等,限制了其在在生物医药领域广泛应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胶束、囊泡等微结构,作为药物载体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同时,存在释放时间、担载率等问题,制约了其应用。白蛋白与合成高分子可以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自组装,形成高分子-白蛋白的聚集体,是改善白蛋白的性质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将生物相容性嵌段共聚物(PLA-PEG-P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自组装,制备出白蛋白基高分子微球,以期获得新型生物相容高分子药物载体。
  第一章,在介绍白蛋白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讨论了白蛋白在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对高分子修饰白蛋白,并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第二章,将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A-PEG-PLA)通过非共价键与牛血清白蛋白(BSA)进行结合,考查了影响结合的几个重要因素,如:嵌段共聚物/白蛋白比例、温度、pH值及交联剂等,获得最佳结合条件,成功制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微球(PLEL/BSA)。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动态光散射(DLS)等对结合体PLEL/BSA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进一步采用圆二色谱(CD)、荧光光谱等对其自组装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BSA主要通过内部疏水空腔和PLA-PEG-PLA末端的疏水链段通过疏水作用进行结合,形成了以BSA为核,PLA-PEG-PLA为壳的微球。
  第三章,以聚乳酸嵌段共聚物-白蛋白结合体(PLEL/BSA)微球为载体,用盐酸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放试验,并且对载体的包封率,载药量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聚乳酸嵌段共聚物/BSA微球载药量达到58%,与两亲性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EL)相比,在载药量大幅度提高(从30%提高到58%);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微球在体外具有很好的释放作用,并且释放时间都可以达到240小时以上。
  第四章,制备了以钙离子、牛血清白蛋白作为内核,PLA-PEG-PLA作为壳的新型阳离子药物载体(PLEL-Ca-BSA)。分别考察了钙离子、pH、温度对PLEL-Ca-BSA的粒径和PDI的影响,获得最佳条件。用TEM、AFM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微球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第五章,用PEL-Ca-BSA微球为载体,阳离子药物(盐酸阿霉素)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放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载体可以更好地担载阳离子药物, PLEL-Ca-BSA与PLEL/BSA相比,具有更高的担载率。载药量最大可以达到78%。能够在100小时内的具有很好的释放效总结果。
  总之,我们所制备的 PLEL-BSA微球制备方法简单,在体外有很好的释放效果,具有高担载率,对进一步研究新型的高分子-白蛋白药物载体开拓了范围,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