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
【6h】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测度及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影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指标的设置原则

3.2 反映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指标体系的建立

3.3 数据来源及部分指标数据说明

4 测度方法——因子分析法的原理概述

4.1 因子分析基本思想与条件

4.2 因子抽取的方法

4.3 因子数目

4.4 因子旋转

5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5.1 基于时间序列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5.2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测度

5.3 小结

6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评价

6.1 基于时间序列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6.2 基于截面数据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6.3 小结

7 政策建议

7.1 将农业结构调整与乡镇建设相结合起来

7.2 制定全国农业分行业、分品种和品质的区域布局规划

7.3 切实增加对不同类型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资金投入

7.4 实施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政策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问题,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项研究从产业经济分析入手,以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分析基础,应用统计方法,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理论和实证探索性研究:
  文章根据农业结构的内涵和本质,选取了复种指数、农业科技贡献率、农村就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农产品商品率等多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1978-2010年以及中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进行了测度,并据此得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呈波动上升趋势;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历经增量调整、非农产业发展、结构优化、追求效益、可持续发展共五个阶段;2010年,中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呈现明显地域差异,调整效果从东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依次递减。最后,在测度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研究提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目的和意义,从农业结构调整效果的效益性、要素投入结构和需求变动结构出发,测度和研究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应用和战略性决策以及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