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桉树幼苗营养特性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6h】

桉树幼苗营养特性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桉树研究状况

1.2.1国外桉树研究状况

1.2.2中国桉树研究状况

1.3桉树营养特性的研究状况

1.3.1桉树营养状况研究

1.3.2桉树营养元素缺乏症状及养分转移研究状况

1.4桉树人工林立地土壤问题研究状况

1.5桉树营养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的研究状况

1.6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研究的主要内容

2材料与方法

2.1桉树幼苗缺素反应试验

2.2桉树幼苗叶片养分动态及土壤养分变化试验

2.2.1试验材料

2.2.2试验方法

2.2.3测定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桉树幼苗缺素反应

3.1.1缺素症状形态表现

3.1.2 NPK缺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3.1.3缺素症狀的生理指标表现

3.1.4小结

3.2盆栽桉树幼苗营养动态及其土壤养分变化

3.2.1盆栽桉树幼苗营养动态

3.2.2土壤养分的年度变化

3.2.3叶片养分、土壤养分和生长量的相关分析

3.2.4小结

3.3桉树幼苗养分动态及土壤养分变化的田间试验

3.3.1叶片养分变的变化

3.3.2苗木生长量的差异

3.3.3土壤养分变化

3.3.4叶片养分含量、土壤养分含量、生长量的相关分析

3.3.5小结

4讨论与结论

4.1讨论

4.2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 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用砂培的方法对U6桉树幼苗N、P、K的缺素反应及症状进行了研究;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对184-1、201-2、广林-9三种苗木叶片养分含量变化、养分转移、养分吸收积累及其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目的在于探讨桉树苗期营养特性及其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为桉树的持续经营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桉树U6缺素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培养6-10个月才表现出明显缺素症状,缺N处理植株生长缓慢,分枝少,从嫩叶黄绿色到后期整个植株叶色变淡,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干重显著低于完全处理植株;缺P处理表现相对不明显,植株叶色暗绿无光泽,下部老叶叶尖焦枯,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及干重仅次于完全处理植株;缺K处理前期生长较快,培养1-5个月的时间内比缺N、P处理植株长势好,6个月后表现出严重的缺素症状,从老叶叶尖变黄、部分焦枯反卷到整株叶焦枯,根系活力和干重此时迅速降低,直至最后死亡。 184-1、201-2、广林-9三种桉树幼苗叶片养分N、P、K、Mg都存在季节性变化,在生长快的季节含量较高,在冬季相对偏低且比较稳定,Ca从春季到冬季呈逐步上升趋势。施肥条件下苗木叶片养分含量高于不施肥条件下的;稳定叶的养分含量显著高于落叶的,且落叶养分含量与稳定叶养分含量成正相关.N、P、K、Mg4种元素相对转移率大小表现为P>N>K>Mg,差异达到极显著,Ca为非转移元素;施肥对叶片养分转移影响不显著;三个品种间叶片养分含量、养分转移率差异都不显著。田间试验苗木养分变化趋势与盆栽苗木养分变化类似,但没有盆栽苗木养分变化规律表现明显,且施肥条件与不施肥条件下叶片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 桉树幼苗对各养分元素的吸收表现为,各品种施肥与不施肥条件下均表现为K元素的吸收量最高,其次是N;N、P、K、Ca、Mg各元素在根、茎、叶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为:N在叶片中含量最高,K在茎中含量最高,根中各元素含量相对比较均衡。 有关苗木生长量,盆栽和田间都表现为施肥苗木生长量极显著高于不施肥条件下苗木的生长量(P<0.01)。三个品种之间,除盆栽苗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 桉树苗期土壤养分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不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施肥条件下的,一年之内6-8月份下降幅度比较大;三个桉树品种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也有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盆栽土壤交换Ca和交换Mg差异达显著水平。田间试验20-40cm深土层养分含量显著低于0-20cm的,且20-40cm深土层养分含量下降幅度较大,田间试验土壤养分含量下降幅度与盆栽试验相比较小。 叶片养分与土壤养分及其它们与苗木生长量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盆栽试验叶片各养分之间、土壤各养分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田间试验叶片养分只有N和P显著相关,土壤养分有速效P、速效K与有机质,全N与速效K分别显著相关。有关生长量,盆栽试验中叶片N、K养分含量与苗木生物量显著和极显著相关,田间试验中叶片N和P与材积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其余相关不显著。 本研究是试验基础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际生产意义。要全面的掌握桉树营养特性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还有需要进行长期定位的试验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