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知识女性形象研究
【6h】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产家庭伦理剧知识女性形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 1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1. 2文献综述

1 .2 .1家庭伦理剧相关研究现状

1.2. 2知识女性形象研究现状

2相关概念梳理及界定

2. 1家庭伦理剧概述

2 .1 .1家庭伦理剧概念界定

2. 1.2家庭伦理剧的发展

2. 2知识女性群体概述

2. 2. 1知识女性定义

2. 2. 2近代知识女性起源和变迁

3 家庭伦理剧中知识女性形象分析

3. 1知识女性母亲形象

3 .1 .1知识女性母亲形象两极化

3 .1 .1父亲角色话语权的缺失

3. 2知识女性妻子形象

3 .2 .1自身定位的改变— 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冲突

3. 2. 2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与自我完善

3. 2. 3具有“婚姻”危机感

3. 3知识女性“ 第三者”形象

3. 3. I知识女性“第三者”形象的特殊性—对新型爱情观的追求

3. 3. 2知识女性“第三者”形象相似结局—男人永恒的安全位置

3. 3. 3知识女性“第三者”被“编码”的身体—逃不出的“被看”模式

4 家庭伦理剧中知识中女性形象塑造叙事模式

4. 1矛盾冲突式的叙事模式

4 .1 .1家庭、社会角色冲突

4 .1 .2家庭背景悬殊冲突

4. 2危机式的叙事模式

4. 3生病亡故的叙事模式

5 家庭伦理剧中知识女性形象变迁及其语境分析

5. 1知识女性形象变迁

5.1.1 90年代初期:“刘惠芳”式坚守传统道德的知识女性形象

5 .1 .2新世纪前后: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的知识女性形象

5.1.3 2010年前后:女性意识充分呈现的知识女性形象

5. 2 知识女性形象变迁的语境分析

5. 2.1社会语境

5.1. 2文化语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90年代初,第一部热播的家庭伦理剧《渴望》至今,国产家庭伦理剧已经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定位、产业链条和受众群体。由于其表现内容多是普通家庭内部成员的情感纠葛,所以深受群众喜爱,可以说该类型剧已经渗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当中。近年来,知识女性在女性群体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而在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知识女性形象也日趋丰富,涌现出不少鲜活的知识女性形象。因此,梳理出家庭伦理剧中,该群体形象在现实社会中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新女性主义、男权思想等理论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法对1900年至今的热播国产家庭伦理剧中知识女性形象,根据家庭角色分为母亲、妻子、“第三者”形象进行详细解读,总结出该群体形象的特点、困惑,并分析其成因。通过梳理20年家庭伦理剧知识女性形象的变迁,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分析出知识女性形象的变化趋势和根源。本文希望可以给家庭伦理剧的创作和发展提供部分参考和帮助,也为该群体女性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对当前关于家庭伦理剧和知识女性的研究文献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并明确了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界定了家庭伦理剧的概念,梳理了90年代至今,家庭伦理剧的发展历程。还对知识女性群体进行了界定,总结出了近代后,我国知识女性的成长轨迹。第三部分,按照知识女性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分别阐述各个角色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特点。第四部分,归纳了家庭伦理剧知识女性形象的叙事模式。第五部分,对90年代后,国产家庭伦理剧知识女性形象变迁及其社会、文化语境做了阐述。
  研究得出,家庭伦理剧在表现知识女性形象的时候,虽然较之以往刻板的女性形象有了很大改观,在有意识突出知识女性独立自主和追求平等的特点,但还是逃脱不了“被表征”“被看”的命运。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知识女性的形象变迁得知,虽然现阶段知识女性形象的塑造依然在男性话语框架中,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该群体形象女性意识全面解放的趋势和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