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星期六》中的叙事时间分析
【6h】

《星期六》中的叙事时间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1 Theory on Narrative Time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Narratology

1.2 Genette’s Theory of Narrative Time in Narrative Discourse

Chapter 2 Order in Saturday

2.1 Analepsis as a Way of Retrospection

2.1.1 Internal Analepsis

2.1.2 External Analepsis

2.2 Prolepsis as a Way of Anticipation

Chapter 3 Duration in Saturday

3.1 Summary

3.2 Pause

3.3 Stretch

3.4 Ellipsis

3.5 Scene

Chapter 4 Frequency in Saturday

4.1 Singulative Narrative

4.2 Repeating Narrative

4.3 Iterative Narrative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伊恩·麦克尤恩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优秀、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写出了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品。其作品主要关注宗教、战争、恐怖主义、气候变化等社会热点话题,具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发表于2005年的《星期六》是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第九部小说,是最早关注9·11之后人们生活现状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为其赢得同年的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作品对时间的精妙安排是叙事学中话语分析的典型案例。本文以热奈特的《叙事话语》中叙事时间理论为依据,对《星期六》中的叙事时间艺术进行分析,挖掘其作品主题和叙事时间艺术之间的相互联系。除了引言和结论,本论文共分为四章。
  引言概述了作家麦克尤恩及其小说《星期六》,同时回顾了这部小说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后交代了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以及论文的结构。
  第一章主要介绍本篇论文所运用的理论。首先简单介绍了叙事学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其次介绍热奈特的叙事时间理论。
  第二章着重研究《星期六》中的时序。虽然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将他一天行程所形成的线性时间打断,但是故事主要情节总体上呈现出历时顺序。部分倒叙反映了人物对于往事碎片化的记忆,既反映了亨利的思维方式,又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在小说结尾,主人公对于家庭、国家和国际局势未来的期待预叙使得叙事时间走向未来,也体现了小说的预言功能。
  第三章着重研究《星期六》中的时距。时间通过作者的扩叙,省略,压缩得到了强调,小说呈现出了不同的叙事节奏。麦克尤恩通过场景和扩叙这两种能充分利用物理时间的叙事策略表现人物频繁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主人公在星期六这一天不安的心理状态和他所面临的道德困境。此外,对于伦敦街景的大量描写性停顿在叙事时间上已被吸收为叙事,它们向我们集中展示了9·11语境之下人们的生活现状。
  第四章主要研究《星期六》中的频率。通过单一叙事,小说无处不在的新闻报道反映了人们生活的媒体环境,个人置身于各种表象之中,无法独立思考。重复叙事通过对撞车事件的重复,体现了人物内心的道德反思和自省意识。而对于夫妇两人相爱瞬间的多次重现,也是小说呼唤爱与家庭主题的重申。反复叙事表达了能用经验处理的有规律的事件,如母亲的生活习惯和岳父的情史等。
  综上所述,麦克尤恩通过叙事时间的预叙和倒叙,将人物置于各种关系之中,并深入人物的内心,用缓慢的叙事节奏,通过重复叙事所营造出焦虑的氛围,讲述了亨利·贝罗恩星期六这一天动荡不安的生活。小说向我们展示了9·11事件之后人们不安的心理状态和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强调亲情、友情以及家庭的重要作用。作家将个人的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面对的冲突与困惑结合起来,将贝罗恩一天24小时的生活变成整个时代的缩影。这种叙事风格也是作家对于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伦理意识的一种传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