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
【6h】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的区域差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综述

1.4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3.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测度

4.1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划分

4.2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水平及泰尔指数测度

5.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5.1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5.2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5.3各地区社会保障支出的差距

5.4各地区农村居民收支的差距

5.5农村人口老龄化

5.6其它社会发展原因

6.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协调的对策及建议

6.1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6.2 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缩小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区域之间的差距

6.3 加强中西部地区财政投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

6.4 增加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收入,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差

6.5控制农村地区人口数量,降低老龄化率

6.6 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缩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差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养老问题是各地区、各国乃至全世界一直在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单单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首先通过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阐释,说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含义及理论支撑;其次,结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从参保率、人均养老金、缴费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进行描述。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泰尔指数的测定,说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异情况,指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差异是形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能力,农民收入差距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等都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从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支出,降低老龄化率等方面提出进一步缩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区域差异的相关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