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河中游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6h】

黑河中游湿地演变特征及生态服务价值动态评估

代理获取

摘要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的黑河中游湿地,是自然形成的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生态系统,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之西部路线的所处区域,同时也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印度通道的中转站,更是遏制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合拢的天然生态屏障,它对于黑河流域乃至河西走廊地区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扩大,黑河中游湿地出现了大面积减少,破碎化加重,生态系统严重退化问题。尽快对黑河流域湿地的动态变化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将对合理保护黑河流域内有限的湿地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RS和GIS技术手段,对近30多年来黑河中游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动态评估了1992、2001和2010年3个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生态安全,最后定性分析了7个可能影响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发生变化的驱动因子,以期能为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如下:
  (1)在5个时期内,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水库坑塘湿地3个类型的湿地变化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河滩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呈单调下降趋势。水库坑塘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比重在上升,河流和湖泊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比重在下降。湿地向非湿地的转移总是大于非湿地向湿地的转移,湿地呈现退化的趋势。
  (2)1992、2001和2010年三个时期的黑河中游湿地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5084.28万元、4513.65万元和4161.02万元;湿地不同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的价值都在减少,分开来看,只有水文调节功能、维持养分循环功能、生物多样性功能和美学景观功能提供的生态价值的比重在上升,其他7中生态服务功能的比重在下降。人为因子的变化趋势中人口增长率和人为因子干扰度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趋势相一致。
  (3)1992、2001和2010年3个时期的生态安全评估分别为严重预警、中度预警和中度预警。人口密度和人类干扰指数在逐年增强,湿地退化指数和斑块破碎度指数在逐年增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