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课堂空间“后排生”学习态度的生活体验研究
【6h】

大学课堂空间“后排生”学习态度的生活体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部分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价值意蕴

(二)现实困境

二、释题

(一)选择“课堂空间中学习态度”为研究内容

(二)选择大学“后排生”为研究对象

(三)选择“生活体验研究”为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方法论以及具体方法

(五)研究的意义

四、相关文献综述

(一)大学生课堂空间位置的综述

(二)大学生课堂学习态度的相关综述

(三)生活体验研究的综述

(四)对已有研究的思考

五、核心概念界定

(一)大学课堂空间

(二)“后排生”

(三)学习态度

(四)生活体验研究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部分 直观大学“后排生”课堂空间中学习态度的生活世界

一、学习态度之认知水平:课堂空间与课堂学习的“光”与“影”

(一)对于课堂空间本身的认知

(二)对于课堂空间中学习的认知

二、学习态度之学习的情感体验:课堂空间中的“亲”与“疏”

(一)对于学习的情感体验

(二)对于课堂空间中师生关系与同伴关系的情感体验

三、学习态度之学习行为倾向:课堂空间中学习的“实”与“虚”

第三部分 大学“后排生”课堂空间中学习态度的意义图景

一、“后排生”学习态度中认知的意义图景——身心舒畅的需要

(一)课堂空间中身体舒畅的需要

(二)课堂学习中心灵舒畅的需要

二、“后排生”学习态度中情感的意义图景——认同的需要

(一)对学习的情感认同

(二)对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的认同

三、“后排生”学习态度中行为的意义图景——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四部分 课堂空间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教育建议

一、教育反思:对于影响大学“后排生”课堂空间学习态度的主要因素

(一)课堂空间与课堂学习的“局限”,是大学“后排生”课堂学习困境中认知水平上的原因

(二)对课堂学习和课堂关系的“冷漠”,是大学“后排生”学习困境中情感体验上的原因

(三)学习行动的“偏离”,是大学“后排生”课堂学习困境中行为倾向上的原因

二、现实探索:对于大学“后排生”走出课堂空间学习态度困境的教育建议

(一)认知水平的要求:让舒畅的课堂空间成为大学“后排生”的栖居之所

(二)情感体验的要求:让和谐的课堂关系成为大学“后排生”的术业之力

(三)行为倾向的要求:让积极的行为态度成为大学“后排生”的立学之本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课堂空间中,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不到一平方米的临时的“栖居地”,而这个“栖居地”,相比与中小学生的“被安排”的情况,大学生对其拥有了选择的自由,因此,对于自己在课堂空间中的位置的选择,便投射出大学生内心的直观感受,对于“后排生”而言更是明显。关于学生座位的选择的相关量化研究,取得了可观的数量化统计与分析。
  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态度的体验。“教育是一门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关注受教育者的真实、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本文尝试在生活体验研究的视角下,以大学“后排生”为研究对象,以其对课堂空间中的学习态度为研究内容,对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在学习态度方面产生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进行解读和意义阐释,并试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态度的生活世界是怎样的,他们处在课堂空间的后排,具有怎样的体验;第二,这些在学习态度中的体验对他们的课堂生存来说,意味着什么;第三,他们的这些体验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对教师教学又有哪些启示。
  本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缘起、研究设计、相关文献综述和核心概念界定。本文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以及核心部分。在第二部分中,回答了关于研究的第一个问题,这部分依照绪论中梳理出的关于大学“后排生”课堂空间学习态度的构成的三方面(认知水平、情感体验、行为倾向)来有序呈现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在学习态度中的真实生活故事,并对这些鲜活的生活故事以及故事中“后排生”真实的体验进行解释性描述。本研究的第三部分重点回答了研究的第二个问题,此部分以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在学习态度的境遇下所未能满足的需要(对身心舒畅、关系认同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线,解读了每一种需要对于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在学习态度中所起到的作用和课堂空间中的生存意义。本文的第四部分,重点回答了第三个问题,这一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分析了影响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态度的因素:首先,课堂空间与课堂学习的“局限”,是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困境中认知水平上的原因;其次,对课堂学习和课堂关系的“冷漠”,是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困境中情感体验上的原因;最后,学习行动的“偏离”,是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困境中行为倾向上的原因。第二阶段,分别依据这三方面提出了解决大学课堂空间中“后排生”学习态度困境的现实探索:首先,在认知水平的要求:让舒畅的课堂空间成为大学“后排生”的栖居之所;其次,在情感体验的要求:让和谐的课堂关系成为大学“后排生”的术业之力;最后,在行为倾向的要求:让积极正确的行为态度成为大学“后排生”的立学之本。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