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6h】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理论解读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关于话语有关的概念

三、新媒体时代的语境概念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面临的时代机遇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原则及意义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重要意义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思路与措施

一、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先导

二、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核心

三、话语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关键

四、优化网络传播环境是话语创新的重要举措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成为有别于传统媒体的时代新秀,并已促发全球社会变革的社会媒体,其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促使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它也不断的改变着当今社会人们交往的方式和途径,同时也在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及思维方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不论是政治领域还是学术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话语的学科,其话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虽然,近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积极成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对话语的研究依然落后于现实的需要。因此,以“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为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全球一体化及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出发,研究新媒体(New Media)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首先,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有关理论问题,旨在为论题的层层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试图对整体研究有一个良好的把握。这些理论问题主要涉及关于新媒体的一些概念、有关话语的概念、新媒体环境下的语境概念。在此基础上,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拓展思想政治教学学科的研究领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重要意义的基本认识。
  其次,认为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带来良好的机遇,具体可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可以拓展教育话语空间,丰富话语理论内涵,创新话语交流模式,激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教育转向风险增加,教育主客体间有效沟通受阻,教育话语面临公众认同危机,话语权地位出现位移。
  再次,通过分析话语创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在此背景下,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遵从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引导原则,二是主体间性原则,三是以人为本原则,四是贴近生活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并非人为制造的想象,而是因某种因缘而产生的。虽说在不同的场域中,话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但是话语形式的多样性也不能脱离话语的基本原则,原则是作为话语创新遵守的规则,就是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成的全过程,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
  最后,按照提出的话语创新的基本原则,对话语的创新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选择:第一,要把理念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先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出受众乐于接受的话语,努力构建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体系。第二,要把内容创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的核心,这顺应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新媒体环境下话语内容必须体现时代特征,尤其要注意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通俗易懂的话语内容,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话语共鸣。第三,要紧紧抓住话语创新的关键点—话语转换。话语转换贯穿于话语发展的始终,这也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一个永久性的主题。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发展,当前已经形成了文本话语、精英话语、传统话语和说事话语这几种形态并存的话语格局。然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致使这种话语格局受到了冲击,将以往个体的独白转换为大众的互动等形式。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第四,要把优化网络传播环境作为话语创新的重要举措。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需要以“共享”为基本方式,以“新媒介”为传播互动渠道,这种“新媒介共享”的方式,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构建这种新模式,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客观要求。为了保证此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健全的话语反馈机制,不断提升话语信息转换的敏捷性是完全必要的,这不仅是正确评价思政教育话语创新效果的需要,也可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需求,为不断完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重要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